第74章(2 / 2)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幸亏侍卫们没有单打独斗,虽然有受伤,但没有死亡。一共一百五十个刺客,跑了二十五个,死了九十九个,活捉二十六个。

皇上心疼自己的将士们,吩咐下去:“如果能要赎金,就要赎金,拿了赎金给个全尸。不能要赎金,审讯完,统统砍头示众。”

一觉醒来,皇上本是心情变好。可是皇上忽然发现,大明人,好像,真的开始推崇秦始皇?

这是哪门子的歪风邪道?

秦始皇在历史书上,在汉唐宋元明人的心里,一直都是暴君的形象——穷天下之资财奉一人之私欲也。

皇上派人出去打听,就是这两天刮起来的邪风,好在就那一小撮人脑袋坏掉了,大明的读书人还是有基本的判断的。

可皇上还是气啊。

可皇上一路南下,发现歪风越刮越大,有沿海的老百姓也跟着说,皇上一统南海,将来再一统蒙古塞外,就和秦始皇当年一样。皇上懵。

那最应该夸的,不是元太~祖忽必烈?皇上赶紧示意淮北的地方官,想办法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

龙舟到了淮北,皇上一面忙着接见地方官、总兵、治河官、盐官、镇守太监……忙得脚不占地,蒋冕和毛纪到来,皇上顾不得多说,拉着他们都来帮忙。

过了淮北就是苏州,皇上了解到老百姓推崇秦始皇的心态后,更是担心江南沿海的情况。好不容易有空一会儿,发现徐景珩比他还忙,天天下龙舟和老朋友们聚会!

“不许喝醉酒!”皇上气得大喊,

半醉·徐景珩拉着皇上躺甲板上,看星星:“皇上最近看《塞尔柱诗歌》,喜欢吗?”

“喜欢。苏丹·维列德用土耳其语写诗,还是用民间口头的形式,和大明的民歌一样好听。喝酒不对。”

“那皇上看《君主论》,喜欢吗?”

“喜欢。《君主论》和《论李维罗马史》都喜欢。马基雅维利好好,佛罗伦萨也好好。醉酒更不对。”

“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银行,有很多独到之处。希望江南,能走到那一天。”

“当然可以。‘我希望一个处境卑下的人,不要认为,胆敢讨论高贵的朝廷和制定关于它的准则是一件放肆的事情。因为有些人为了了解山峰和其他高处的特点,就按照地图使自己置身于低处,而为了了解平原的地貌,反而爬得越高……”

皇上坐起来,摇头晃脑地背诵一段《君主论》。末了,一按徐景珩的鼻子,气呼呼地来一句:“不许再醉酒~~~~”

徐景珩安静听着,接过来醒酒汤捏鼻子喝完,眼见皇上胖乎乎的,活力满满的模样,又想起当年的先皇。

先皇和皇上都是同样地认为,他们是皇帝,他们也是一个大明人——要准确理解国民的性质,一个人就必须成为统治者,而要准确理解统治者的性质,他则要变成国民中的一员。

先皇失败。

皇上会成功。

“这本书在意大利还没有正式印刷。马基雅维利的身体情况并不好,很可能……就在今年。”

皇上:“!!!”

“‘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盖以官行其义,不以利冒其官也。’这是华夏儒家的君臣民文化。那皇上知道,为什么汉太~祖刘邦能做皇帝?”

“古波斯的穆阿威叶、古罗马的屋大维、大汉的刘邦、大唐的李世民……都是马基雅维利提到的那样的政治家。先秦和秦国之所以失败,因为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不同,“君主之下皆升斗”,严苛的君主私法,不讲道德伦理,不讲教育……

但他们还不会伪装美化,将大实话公之于众,奖励耕战,奉行军国主义信条……造成‘国势危弱而无辅无援,孤立无亲而救败无方……’二世而亡。”

秦王后,是英雄时代,也是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到处生死搏斗、尔虞我诈的时代。所以项羽不能做皇帝,老流氓刘邦做皇帝。刘邦做皇帝后,顿悟“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所以大汉有四百年。

徐景珩眉眼全是笑意:“皇上说得很好,《君主论》的很多道理,先人都有实践。”

皇上耍赖:“知道~~知道~~秘而不宣。”

徐景珩目光从星星上移开,看向皇上脖子上的红石头,状似不经意地问:“……秦始皇焚书坑儒,坑的其实是墨家的书籍?”

咳咳咳,咳咳咳。汉朝的皇帝们一起咳嗽。秦朝的皇帝还是都不吱声,其他皇帝们一起哑巴。

徐景珩叹气:“先秦法家,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私法,臣民皆是君主私法下的工具。大明要重视律法,不知道该把利益对象改为谁?

先秦法家不讲实际,基本是按照君主个人意志,大明的律法要怎么改?

先秦法家,以一人之意志协调整个国家的运作,一旦君主死亡,必然大乱,大明……”

他一句一句地说,说得极其慢,好似生怕那谁谁听不见,听不清一般。

红石头里的鬼鬼们都不吱声。

皇上有模有样地跟着:“徐景珩,我知道,秦始皇之所以那般,与他的童年遭遇有关,他国为质,又流亡,秦始皇缺乏安全感啊,就控制欲非常强,生病不吃药那种。”

徐景珩的语气更是伤感:“所以,他喜欢法家,全体臣民都是他作为‘法’治理的对象,穷暴秦之名不胫而走,据说太~祖皇帝建立历代帝王庙,钦定十六位贡奉祭祀的帝王,满朝文武都反对秦始皇。”

皇上小大人地感叹:“我知道,现在的世家大族,故意引导一些读书人,导致一些历史迷在看待历史,缺少理性思维,抱着英雄主义情结,抬高神化秦始皇。””

“皇上说得对。他们只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将相,看不到默默无闻、俯首农桑的老百姓,甚至视老百姓糟糠敝履。

暴秦之名不冤。奈何如今的大明,成王败寇、金钱之上、斗富炫富……众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粉墨登场。”

“朱载垣聪明。徐景珩,《史记》上说,始皇帝出行,允许百姓道旁观瞻,还说刘邦有幸挤进观瞻的人群当中,亲眼目睹盛大的车马仪仗,精锐的骑兵侍卫,远远地仰望到秦始皇的身影……

哇哇哇,咸阳徭夫、沛县乡里的泗水亭长刘邦惊艳哇。始皇帝宛若天上的太阳,灿烂辉煌。刘邦感光受彩之下,身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久久迈不动脚步,感慨至极说道:……”

汉太~祖刘邦实在听不下去:“没有的事情,我哪里能看到始皇帝的身影?都是瞎说!”

!!!

鬼鬼们一起看刘邦:老刘啊,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啊。

刘邦瞪眼:他们两个污蔑我,我怎么可能那么猥琐?

鬼鬼们:《史记》上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你说没有,你说个道理出来。不对,没有就没有,你瞎开口做啥你?

刘邦气啊:嬴政不出来,我就任由他们两个说下去不成?

他们打眉眼官司,红石头外面还有两个人安静等候,秦始皇嬴政长长地叹口气。

皇上从秦始皇手里拿来整套的墨家书籍,天天研究。

那架势,所有鬼鬼们都担心不已。

墨家不适合国家统治,再两千年也不适合。

眼看龙舟要到苏州,明太~祖担心,无法无天的朱载垣,若是连江南也得罪了,那真是要他自己和大明一起玩完——太~祖皇帝也认为,他爹朱厚照在昆山清江浦落水,这事儿太玄。

明太~祖找到机会,苦口婆心:“朱载垣,自从老四那个混账北迁京都,江南‘天高皇帝远’地发展一百五十年,一百五十年,太长远了,大明朝廷已经对江南失去控制。

朱载垣表示认同这句话,朱载垣表示他完全是顺水推舟。

“朝廷没对江南动手,一切都是魏国公在布局。

因为沿海兴起,沿海的海贸一旦放开,会越加兴旺,内地,包括运河的扬州、杭州、南京,都要落后下去,江南世家不想挪窝搬迁,也看不起沿海,必须先一步改革自己,再加上有更大的利益诱惑……”

明太~祖听得一颗鬼心跳啊跳,其他鬼鬼们都不可思议,一起看魏国公的长子徐景珩。

徐景珩放下茶杯,轻轻解释:“魏国公府的宅子,乃是太~祖皇帝赐的,违制的规格、用物等等,也都是一代代皇帝所赐,都有登基造册,来历清楚。

唯一的一个……就是宅子的规制。先皇时期,二弟……在原来的宅子上动土,修了门头,加了一个园子。”

他的目光停在虚空中的一点,表情还是说不出的安静:“园子已经拆了。门头,父亲来信说,也早已经都拆了。”

皇上没听明白,魏国公府里,原先没有园子?皇上看徐景珩,哪知道太~祖皇帝,滋溜不见了,明显的心虚。鬼鬼们一看有热闹,一起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