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2)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一对尕牛的庄稼人,二十串钱儿的帐哩;尕牛卖掉了还帐哩,西口外大路上上哩”,有声有调的,好像他生活中也有不少苦处和难心事一般。

“燕麦眼睛老鼠眼,屎肚子好象个案板;旁人们看你时干求蛋,你个家看了个干散”,小孩学大人的架势,顽皮地嘲笑那些故作姿态的人。

“骑马莫骑瘦黄马,过河时它卧下哩;一脚莫踩两只船,船开时两耽下哩”,老气横秋的,幸灾乐祸地挖苦那些投机取巧的人。

随行的人都不忍心听,齐齐捂脸。幸亏有徐景珩捧场,皇上唱得起劲,嗓门高亮,引得方圆一里的人,都跟着唱。

阿勒坦没想到,皇上这般有趣儿,当即也跟着唱。

“大石头根里的清泉水,哇里麻曲通果洛;我这里想你着没法儿,却干内曲依果洛……”

皇上听懂了,哇里麻曲通果洛——黄乳牛吃水着哩;却干内曲依果洛——你那里做啥着哩。皇上张口就来:“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

!!!

众人的脸上五颜六色的变化。

阿勒坦唱得忒腻歪,皇上唱的忒实在。

皇上全无所觉,阿勒坦豪迈大笑。

西宁混居之人,有喜爱的“花儿”和藏族的“伊”……其中“花儿”口口相传。可是“花儿”中最有名的,不是皇上唱得这些生活片段,而是哥哥妹妹情意绵长。

皇上小孩子不懂,周围的人都护着不要他懂。巴尔斯博罗特汗和阿勒坦,一起给皇上深深地鞠躬行礼,还是用蒙古人最高的礼节。皇上双手扶起,一眼看到阿勒坦,大眼睛一亮。

阿勒坦矮矮壮壮的身形,小小的罗圈腿,精悍勇猛,一身天蓝色的,大明丝绸做的蒙古袍子,还真有几分儒雅气质,好人才!皇上想扒拉到大明做将军。

阿勒坦奇怪于皇上的眼神,恭敬地打开话题:“皇上,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是最美的花儿。三江最纯净的源头之水,浇灌出来的圣洁之花,和草原上的蓝天白云一样浩瀚深厚。居住在这里的汉、藏、蒙古、回、土、撒拉……各族人,田间耕作、山野放牧、路途赶车……

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

皇上越看他越喜欢。

“这里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的金嗓子,花儿对青海人来说,像每天的饮食一样自然。一旦有人唱起花儿,村里的张春花们、王二牛们就会泪水涟涟。阿勒坦你的呼麦唱得更好。”

“皇上,呼麦是蒙古人特有的声音。”阿勒坦笑容自豪,“人的声音高度、低度都有一个限制。若要没有限制,不光是憋气开胸,更要遗传,打小儿的练习,或者做一些手术。”

皇上来了兴趣。

阿勒坦一副男子汉与男子汉的对话模样:“皇上,有关于手术,中原和塞外没有。据说那西洋人为了唱曲子,阉割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以达到常人无法达到的高音。”

“……!”

皇上惊讶,幸好皇上心大,直觉这个行为有点儿自残的性质,没有多问。可他转身看看,周围的人都对阿勒坦横眉竖眼的,知道这是自己不能知道的内容,心里头不服气——可有外人在,总要保持气度。

皇上伸手一指前面的广场:“阿勒坦小王子,你知道这座寺庙的来历?”

阿勒坦一转身,对着寺庙行佛礼,面容肃穆,虔诚庄严。

“皇上,此乃格鲁派大活佛,宗喀巴的诞生地。活佛早年学经于夏琼寺,十六岁去西藏深造,去西藏六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活佛回家一晤。活佛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一幅。

‘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此后一百五十年,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皇上听得满意,端着一副严肃的模样:“自从佛法传进中原和草原,不断演化。汉传、藏传、密宗……都是一家。一百三十年前,到现在,藏传佛门的萨迦派和噶举派,为了争夺拥有至高权力的位置,相互残骸,水火不容,导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宗教无人问津,佛学止步不前。作为重要的弘扬宗教的场所---寺庙,无人管理。”

文化、民生的没落,总是要人叹息。皇上的小奶音带着一抹慈悲。

“西藏僧人行为涣散,戒律松弛、不修佛法,娶妻纳妾生子,放荡自恣,甚至借口修密向民间索取女子。活佛宗喀巴,痛心于藏传佛教严重停滞畸形的状态,苦学天下所有教派的经文要典,提出注重修行次第,先显后密,显密并重的新教义。

活佛还要求僧人严守戒律,苦修内在,断绝一切僧俗不分之混乱……著书立说,写下《普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活佛,用其卓越的佛教知识,严格遵守戒律,悉心传授教徒,藏族僧俗信仰、崇拜之。”

阿勒坦的眼里,光芒大作。

一百三十年前,宗喀巴活佛,在帕竹贡玛扎巴坚赞的支持下,在拉萨举行由全藏各教派僧俗参加的万人法会。这一行为,确立宗喀巴活佛,在藏区宗教界和民间百姓中的威信。

后来,更在仁青贝和仁青论布父子的资助布施下,于拉萨东面建第一座格鲁派的寺院---甘丹朗杰林,正式确立格鲁的形成。

阿勒坦心里惊疑不定。

皇上也认为,格鲁派,如今可以立起来,与萨迦派和噶举派抗衡?

皇上打算,扶持格鲁派?

“皇上,宗巴喀活佛已经圆寂,有根敦嘉措桑波在。根敦嘉措桑波,宗巴喀活佛的弟子,是根敦珠巴的转世。”

根敦嘉措桑波,后藏达纳人。当时格鲁派还不盛行活佛转世,所以直到十岁,才由扎什伦布寺经师——班钦隆日嘉措主持,扎什伦布寺、吉哇派、比丘卓玛等人为代表,将他接到扎什伦布寺供养。

十二岁,从隆日嘉措受近事戒。二十一岁,前往哲蚌寺,受比丘戒。因教派内部争斗,避居斡尔喀,来往于前、后藏宣传教义。正德四年在拉摩南错湖滨建却科杰寺。正德七年回扎什伦布寺任堪布,现在又回哲蚌寺任赤巴,兼任色拉寺赤巴。

阿勒坦对根敦嘉措桑波活佛,非常推崇。

“正德十二年,根敦嘉措桑波活佛再次到哲蚌寺,因僧众请求,出任哲蚌寺第九任法台,在帕木竹巴首领的支持下,恢复格鲁派僧人被仁蚌巴禁止十九年之久的,参加拉萨祈愿大法会的权利,并主持法会。

元和五年,兼任色拉寺第九任法台。根敦嘉措桑波活佛佛法高深、为人朴素亲切,在前藏和后藏,德高望重。更在哲蚌寺内,将帕竹政权首领阿旺扎西扎巴赠给的住所,改建为甘丹颇章,以传教统……”

皇上看着他,只说:“格鲁派好。阿勒坦小王子且研究研究。朕听说,有白莲教之人投靠小王子,小王子也可以研究研究。”

萨满教,传承久远,根深蒂固,重在研究医术。

白莲教,起源于元末明初,也有不少能人异士,重在研究兵法攻城、手工器具等等。

格鲁派,佛法精深,处于刚兴起的时候前途无量。其宗教文化知识、天文、历法、藏医、建筑、艺术、宗教哲理等等,对于丰富和发展蒙古族文化,也有大作用。

当然,皇上更推崇没有教派参与的,打破教派膈膜的科学研究。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儒教、佛教、道教、墨教……都是教派。

皇上和阿勒坦一番会晤,各自都非常愉快。临分别前,阿勒坦询问大明佛教发展,皇上侃侃而谈。

“大唐时期,天台宗讲‘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论宗讲‘一切皆空、诸法性空’;法相宗融理论与实践与一体,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后来律宗讲戒体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净土宗讲三经一论;禅宗分‘南能北秀’,北宗禅主张渐悟、南宗禅主张顿悟……”

阿勒坦疑惑,据说皇上不喜欢佛道?

阿勒坦再试探:“皇上,吾等听闻,中原佛教分十宗:禅宗、密宗、法相、天台、华严、三论、诚实、净土宗、律宗、密宗。其中有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存于云南边陲地带。而藏传佛教的四大派系: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均以密宗为主……?”

他的意思,皇上日常诵哪部经?还是修道?

皇上从来不念经,更不修道。

皇上小胖脸一肃:“睦邻友好、佛法共享。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庙会和法会还在进行,小王子可去。若有机会,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都可去。”

!!!

阿勒坦顾不得他的问题了,皇上邀请他去五台山拜文殊菩萨,还邀请他去浙江、四川、安徽拜佛?

阿勒坦鞠躬行礼,真诚地回答:“皇上盛情、敢不从命?若可行,一定去。”

两伙儿人暂时分开,皇上一转身,看到巴尔斯博罗特汗在和徐景珩说话。

晚上皇上举办宴会,邀请青海各部落首领,当地官员、将士们……巴尔斯博罗特汗和阿勒坦也来参加。宾主尽欢,主要礼仪一过去,大殿里头喝酒弹唱跳舞的不停,皇上逮到机会先出来宴会,发现巴尔斯博罗特汗“又在”和徐景珩说话。

大殿外头的山坡上,月挂苍穹、星河浩瀚,凉风习习。皇上听了一会儿,安静地等他们几个话题结束,特乖巧的小样儿。闲聊的时候,终于找到机会问出来:“巴尔斯博罗特,西洋人阉割什么地方,唱歌更好唱?为什么要阉割?”

!!!

巴尔斯博罗特汗举杯喝酒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