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5)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许民垦辟为己业,免徭役三年”“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垦荒田永不起科”……一百五十年来,一代代皇帝为了西南和西北,尤其注重湖广的民生休养,湖广遇到好几位好官儿,忠实执行这一国策。

洪武中,湘潭知县王叔“政务休养,劝民耕种,不数年麻菽遍野,户口倍增”;永乐初,醴陵知县黄彦正修举废坠,综理合宜,招抚流移于列邑”;长沙的农业生产恢复甚快,且大规模发展……皇上土地改革之前,长沙全府已有官民田地、山塘共三万三千顷。

“皇上,如今长沙因为土地改革,红薯的普遍种植,日益富裕。臣北上来武昌之前,长沙父老乡亲们都请求,在长沙也开一个工科学院。”

皇上打开地图细看,思考。其他官员都不吱声。

“朕要考虑。朕知道,江南鱼米供应北方,湖广粮食供应西南,遇到西南大灾,湖广的粮食都运走,自己从外面买粮食……湖广到四川贵州、南直隶到湖广……目前还是维持贵州的安定为主……”

湖南官员们齐齐眉心一跳。

为了维持贵州安定,湖南的首府位置,暂时不能动。

皇上挨个看一眼,伸出右手看一眼——

“一只手五个手指头有长短,朕的十个手指头,朕都要护着。大明如今把全国的匠人、老师,都扒拉来湖广,湖广的未来不可限量。但是,湖广不能因为先走一步,就要抛下其他兄弟省份。”

沉默。

这就好比江南那么发达,必须供养国库一般。西南和西北几个省份,年年要国库补贴银子,却不能不顾着。可,到底是……意难平。

皇上一瞪眼。

上百口官员一起低头。

今天的见面气氛略压抑。幸好皇上没有直接拒绝,只说“要考虑”。

各位湖广暗搓搓地琢磨,怎么要皇上答应。

皇上晚上回来驿馆,也愁得慌。

其他人从外头放松回来,一看皇上这小样儿,两位阁老、唐伯虎等等人,都沉默,都奇怪。得知皇上犯愁的原因,一起笑。

文老先生特“理解”的模样:“在场的人人都知道,没有西南作为边境,西南的崇山峻岭,何来南方安宁?他们知道归知道,只到底更顾着自己的地盘,自己的政绩。”

绯衣门主特“通情达理”的模样:“先走一步的人,总是希望走到更高的地方,不乐意被拖后腿。”

青衫客难得严肃:“西南四省的主要问题,不是穷。如果以前是因为战争,现在也不打仗了,关键是,千年闭塞引发的落后,文化、经济。”

红衣侠说出自己印象中的西南:“夜郎自大、黔驴技穷。都是因为闭塞、不见世面引起。闭塞引发另外一个问题,互相倾轧。穷人穷的住茅草屋,顿顿野菜团子。富裕人家走出大山后,修建的房屋,衣食住行,都比苏州扬州的中等人家还好,贫富差距太大,学风不盛,导致越发落后。”

皇上眼睛睁开一点点:“山多,闭塞必然。”

“国库再怎么划银子修路,没有十年时间,看不到效果。”

发现徐景珩躺在躺椅上不动,只静静地听他们议论,把自己身上的毯子给他盖腿上。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这个是真没有办法,就算他们能移山填海,也没招儿——云南贵州的房子,不是修在山上和山脚下,而是和青山连为一体,和当地的人一样。

大家伙儿说说话,一起用晚食。皇上晚上琢磨,暂时,将长沙和宝庆一起划归沅州,也有长沙先建造工科蒙学学馆。湖广顾着西南,带着西南一起发展工科……当然,这不是长久,总要西南四省的人自己吃饱肚子,走出大山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