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4)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皇上,臣因为魏国公之家事,有查古卷,巴寡妇作客咸阳,出资支持筑长城,为秦始皇提供大量水银。

那是两千年前,成千吨丹砂经长江,溯嘉陵江,穿越秦巴山区的古栈道运到关中,不知要具备多大气魄,要克服多少艰辛。然而,多少男子没有做到,她做到了!”

“皇上,巴寡妇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操守,这才是大贞节!如今大明,寡妇被亲属逼迫致死者;童养之女尚未成婚,拒夫调戏致死者;未婚夫早逝,未嫁被逼守节者……无人以为悲。

成千上万的寡妇以身殉夫,或自愿、或被迫,此风愈演愈烈,甚至贞节牌坊的多少,成为地方官的政绩考核之一……皇上!”

他的话若疾风暴雨、暴雨连珠,眼睛却里有泪。

“皇上,这不应该是我们大明的模样。

臣记得去年查旧案,查出来三四十个烈女之家,藏污纳垢,地方官却以这是烈女之家包庇。

其中一个张家,原来是个破落之家,一家人品行又不好,本来人们是看不起他们。但是由于一个寡妇被婆家娘家一起逼死,张家马上身价百倍,在家乡出了名……如此风气,如何是大明该有?”

“皇上,大明无数男子在战场上付出生命,在地方为国为民;无数女子操劳家务,相夫教子。却有如此小人,逼死家族女子就能有一个贞节牌坊!皇上,臣请废除寡妇贞节牌坊!他们不配!”

皇上小小的蒙住。

看一眼下面的臣子们,皇上九岁的年纪,自然不懂他们为何如此奇怪。

皇上就是单纯认为,寡妇要再嫁就再嫁,不再嫁夫家就好好对待,反正不能蹲大牢。

皇上的目光,落在事情起因,魏国公的身上——吕柟居然为了参奏徐家人“不守贞节”,去查古卷,结果,好嘛,啪啪打自己脸,皇上不想搭理他。

魏国公发现,皇上看他,群臣都看他,压力大。

魏国公站出来,慢慢开口:“皇上,大明建国,很多律法条文的制定,也是特殊情况。律法规定,一家有烈女,全家免除徭役特权。臣、也认同,如今一百五十年过去,情况有变,条文,该变则变。

寡妇都是良家女,夫婿早逝,若无力过日子,再嫁仍是人情。若有能力过日子,再嫁不再嫁……俗话说,初嫁有父母,再嫁有自己,各人自己做主。”

皇上不知道,太~祖皇帝居然规定,寡妇不再嫁,全家免除徭役!

原来,还是利益动人心。

皇上生气。

群臣一时,都面露不安——废除贞节牌坊,大明某方面的风气更乱;不废除贞节牌坊,眼看这要变成一个残忍不仁的条文。

沉默中,南京礼部尚书责无旁贷地,站出来:“皇上,臣认同吕柟所说,也认同魏国公所说。然臣有话说。臣也不是老古董,臣也不是不允许年轻人有自己的追求。”

礼部尚书话还没说,气得脸都红了。

“皇上,昨天范家发生一件大事。范家大夫人,给范家大公子纳妾,一个秦淮名ji,还说要这名ji打理家务。

皇上,范家的老太爷气得吐血,范家的下人集体要求离开,范家的亲友们齐齐和范家断绝来往。臣很高兴,世人不光是都说范家大公子福气不浅,还有明白人。

皇上,一个ji女,如何能登堂入室做良家妾室?范家大夫人头发长见识短,持身不正,要写什么书?写书要大明的女子,都学她给夫婿纳妾,纳秦楼名ji?”

礼部尚书的话慷慨激昂,听得皇上小小的愣怔。

无他,皇上还没长大,谁都不告诉他有关于秦楼楚馆的事情。

皇上的第一反应,小厮丫鬟那么多,为何要纳妾?

皇上看群臣。

群臣都因为范家的不检点生气。

这个说:“有规矩的人家躲避都来不及。普通人看热闹,能去参加纳妾礼的,都是范家大公子的狐朋狗友,范家门口居然出现一片羡慕之声,叫小孩子听见,影响太差。”

看热闹的小孩子之一·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