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2 / 2)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徐景珩,接住了。

天地自有规则。

天道只是天地的“法则代言人”。

此方天地无法继续留徐景珩在大明,也留不住。

徐景珩面对自己教出来的孩子,只能继续宠着,一句交代的话都没有时间说,临离开之际,看着小孩子的目光,宠溺、欢喜、安抚……

皇上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天尽头,人疯了一般地喊。

五内俱焚、万箭攒心,也不及他的绝望痛苦万分之一。

“徐景珩!徐景珩!”皇上一声一声动喊着,人傻了疯了。

嗓子沙哑,脑袋痉挛,四肢无力动抽畜,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浑身冷汗直冒……可是他固执地喊。

可是,不论他怎么喊,不再有徐景珩哄着他,安慰他。

大明雨停,太阳高照,皇上直挺挺地躺了三天,眼前全是徐景珩离开的模样,离开时候的目光。

皇上昏死过去。

天地明媚,阳光灿烂。皇上的心里结了冰。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人间,再无朱载垣的徐景珩。

*

元和十年的七月二十九日开始,三天三夜的电闪雷鸣、地动山摇。一连七天七夜的细雨绵绵,更有昆仑山如此异动,大明历史记载,这是天降异象。

因为这般天象,大明没有之前三天大暴雨的灾害。

地动也没有引发地震。

大明人都说,这是皇上和指挥使保佑大明。

六个人上山,五个人下山的事实,大明人都知道,他们的指挥使离开了,回去仙山了,他们都哭,哭着哭着又笑。

指挥使那样的人物,人间留不住啊,经年的老人一边叹气,一边给子孙讲古。

不知道指挥使身体本就不好的老百姓,都说指挥使成仙了,重新回山上修炼了,因为指挥使不舍得大明,老天爷代替指挥使流泪。

还有人说,是因为皇上不舍得指挥使离开,在哭。

知道一些情况的人,结合指挥使的身体情况,都明白,指挥使这次是真的去世了。哪怕他们也不想相信,他们也希望指挥使是回去仙山……老天爷流泪,他们也只能流泪。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大明的指挥使,胸怀天下,细看沙石;高居庙堂,知民间疾苦。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明的指挥使,从不情感用事,对所有的大明人一视同仁。教导出来的锦衣卫,不管多么做事辛苦,永远是先救人,后杀人。

“天地之大德曰生”,大明人通过各种方法感恩,永远离开的指挥使。

皇上听着,看着,什么也没说。

徐景珩从来不怜悯任何生灵,他总是认为,任何生灵都需要尊重而不是怜悯。

徐景珩从来,就只当自己是一个普通生灵,最喜欢靠坐在江南的烟雨里,湖边的柳树上,晒晒太阳,喝喝酒。

可是徐景珩,也从来不去和人辩解什么。

皇上学会沉默。

魏国公收到皇上的来信,快马赶来见皇上,皇上只告诉魏国公:“徐景珩活着……”

魏国公不懂,活着,难得真的回去仙山了?

皇上无法说,徐景珩活着,不在大明了。

魏国公看懂皇上的“沉默”,几次张张嘴巴,用力忍住眼泪,却只有艰难的一句:“皇上,徐景珩,活着,就好。”

活着,就好。

魏国公知道他儿子的性子,不论是他的身体情况,还是他心里的愧疚,他很难再活下去。

“皇上,你已经尽了力。皇上,你好好的。”

魏国公的眼泪,再也忍不住。

他的儿子,活着。他开心,他高兴,他恨不得和全世界呼喊,他的儿子还活着。

可他是一个疼孩子的父亲。

他知道皇上的沉默。

在其他界,面对其他界的三六九等,徐景珩背负禁咒反噬,又是那样的性子,会有多少困难?

那仙山上,神仙窝窝里,也分天帝和仙仆,也有大小官儿,也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徐景珩一个外来人,如何立足?

如今徐景珩回去,作为一个被罚出师门的“叛徒”,又会遭遇什么?

徐景珩,喜山乐水、读书习武,从来都不想去做什么神仙。

皇上眉眼低垂,长长的眼睫毛遮住所有的心思,沉默。

大队人马从昆仑山回来北京,魏国公回去南京,劝说所有人,不用给徐景珩立衣冠冢,也不需要任何祭祀,南京人、江南人、不少大明人都无法接受,却又面对魏国公的眼泪,无法不答应。

魏国公白发人送黑发人,该多难过?

皇上才十岁,没有了指挥使,该多难过?

魏国公不想承认指挥使已经去世。

皇上也不想承认。

他们何苦要逼迫他们承认?

大明人“默契”地不在明头上提起,每年的七月二十九日,无数人涌去昆仑山外围,无数人在家里对着昆仑山的方向,偷偷地、悄悄地供奉他。

相信指挥使去修仙的人,求指挥使保佑大明。

相信指挥使去世的人,求指挥使投胎来大明。

皇上看在眼里,依旧沉默。

皇上这两年处理政务、练功、读书、孝顺祖母和亲娘……个头又窜一截儿、脸又张开一些,越发俊俏,功力也是一日千里。可是皇上越发沉默。

一双眼睛,清透明亮,水洗葡萄一般的澄澈,满天星辰一般地发光。可却是黑黝黝的,好似一汪深潭,一池湖水,深不见底。

大臣们都说,皇上上朝的时候,那份儿冷漠和冰寒,叫人看一眼,就感觉自己不是在奉天殿,而是冰天雪地的昆仑山。

不满意的时候露出来的那份儿冷酷,恍若九天神帝俯视人间,你就感觉,这里不光不是奉天殿,还是凌霄宝殿,自己和那地上的花草没有两样儿。

谁也不敢去惹皇上不开心。

前面的几位阁老,大都退休了,或者病逝了。前面一批的六部九卿的老臣们,也大都退休了,或者病逝了。如今的内阁六部九卿,谁也不敢自觉有脸面,要皇上“高看一眼”,特乖。

一部分皇上提起来的新大臣,比如桂萼、张璁、夏言……都对皇上大力支持,也不去惹皇上。比如那严嵩,你要他去惹皇上?这幸亏皇上是明君,但凡换一个皇帝,那严嵩就是大明的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