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第一百八十章 卖画。.8(1 / 2)

作品:《七零后妈的团宠小崽崽

到了晚上十一点都有公交车通行。

所以她也不怕晚归,直接就领着女儿,随着苏欣妍来了宁家。

一回到家,宝儿就被在在拉上去一起玩儿了。

而牛佩蓉就坐在客厅里跟苏欣妍谈论这一期杂志的发行销售,两人都聊得入迷,直到看见宁远回来才齐齐停住。

“回来了,差不多能开饭了,去洗澡换件衣服,顺便叫孩子们下来吃饭。”苏欣妍跟丈夫交代完就站起身,去厨房瞧瞧自己炖得东西好了没有。

今天她回来得比较早,就干脆做了饭,这会儿正等着丈夫回来开饭呢。

“好。”

宁远行点头应声,又跟牛佩蓉简单地打过一声招呼,就上楼去了。

他每天回家都得第一时间洗澡换衣服。

在机械厂工作,经常需要下机房,难免会蹭上一些脏东西,妻子跟母亲又都是爱干净的,未免惹得她们两个不顺眼,宁远行渐渐地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打理完自己,他一身清爽地走出来,顺路去敲女儿的门:“在在,该下楼吃饭了。”

“知道啦!”

屋里传出女儿的声音,宁远行听见了,便走到下一个房间,去叫小儿子吃饭。

挨个叫过,完成任务的他轻松地下楼,去厨房瞧瞧妻子今天做了什么。

苏欣妍刚刚将炖好的汤关了火,瞧见丈夫进来,顺嘴吩咐道:“我买了只烤鸡,你去帮忙给剁一下,弄小块些,孩子吃起来才方便。”

“好。”宁远行去剁烤鸡,边剁边顺嘴跟妻子说厂子股票已经买好的事情。

苏欣妍听了,点点头,没说什么。

只是在心底盘算着,家里维持家用的流动资金还有多少,等公司下个月盈利了,要不要多留点在家里。

创业归创业,她可不会短了家人们的吃穿。

刚将全部菜摆上桌,宁远行就瞧见女儿牵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一路小跑过来。

那个小女孩瞧见他,明显有些害怕地往女儿身后躲了躲,不敢靠近。

敏锐地看出对方的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恐惧,宁远行贴心地往后退了两步,以免吓到人家孩子。

虽然从没见过这个小女孩,但他已经从对方跟牛佩蓉有几分相似的容貌上看出,对方应该是牛佩蓉的女儿。

那个传闻中被亲奶奶卖去给人当童养媳的可怜孩子。

看见陌生人,特别是这么高大的成年男性的宝儿本来是有点紧张害怕的,但注意到对方居然往后退了退,似乎有意给她留出安全距离,她不禁微微放松下来。

想到自己这样子不开口叫人似乎有点不礼貌,她有些胆怯地看向妈妈。

得到一个鼓励的眼神。

“……”她努力张了张嘴,没能发出声音。

还是害怕!

正在这时,在在适时开口了,她在引导着宝儿说话:“宝儿妹妹,这个是我爸爸,你得叫叔叔。”

“……叔叔。”

宝儿小小声地顺着在在的引导,叫出这个称谓。

这对她来说很不容易,所以当发现自己成功叫出口后,宝儿自己都获得了一点成就感,不禁微微抿唇,腼腆地笑了。

宁远行听力极好,哪怕宝儿叫得再小声,他都能听见,所以回应得也很及时,还顺便夸了宝儿一句。

“宝儿很乖。”

这不禁让很少从大人那里得到夸奖的宝儿更加开心了,连带着对宁远行的排斥感都没那么强烈,只是依旧不敢太过靠近他。

因为对他人感知很敏锐的她,能够察觉到,在在姐姐那位看似好脾气的爸爸,实则是个很危险的人。

当然,他的危险性并不针对家人跟无辜者。

一家人围着吃饭的时候,在在很自觉地充当小主人的身份,一边自己吃饭,还得一边照顾宝儿。

只是如果她不连自己跟前小盘子里的蔬菜也一起夹给宝儿就好了。

苏欣妍瞪了女儿一眼,也不好当着客人的面说她,干脆给她碗里夹了满满一筷子的蔬菜。

放到她碗里的东西,不吃也得吃!

牛佩蓉母女一直在宁家待到八点才走。

本来苏欣妍不放心,想亲自送她们回去,至少亲眼看着她们上公交车,但被牛佩蓉拒绝了。

“不用了,有人来接我们的。”

牛佩蓉抿唇微笑,眉眼间带着点淡淡的羞涩。

注意到这一点,苏欣妍眉梢一挑,当即领会,忙道:“那你们快走吧,别耽搁了时间,让人久等。”

“嗯,再见。”

见牛佩蓉抱着宝儿走出宁家大门,苏欣妍好奇地凑过去,躲在门后头偷看。

没多一会儿,她就借着外面的路灯,看见一位面容温和俊秀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过来,笑着从牛佩蓉手上接过宝儿,而宝儿也不抗拒对方,还很高兴似地用手圈住他的脖颈,微微笑起来。

牛佩蓉跟对方简短地交谈了两句,然后就接回女儿,抱着一起坐上对方的车子,跟着一起走了。

看得出来,他们两人的感情很好,有种非常熟稔又融洽的感觉。

“咦?”

路过的在在无意间看见外头一闪而过的熟悉人影:“那个不是哥哥的班主任吗?”

苏欣妍:“!”

这句话信息量略大。

不过转念一想,好像也没什么,毕竟牛佩蓉父母都是从事教育业的人,她再找一个,也同样找得老师,好像也挺合理的。

或者这个就是她父母给她张罗的对象也不一定。

不想挖好友的隐私,苏欣妍没有深猜。

她很快招呼着女儿去楼上套件外套,准备送她去林教授家里上课。

今天她有空,就由她去接送孩子。

*

时间总是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就悄然流逝。

转眼,五年过去。

历史的齿轮也转动进入了一九八七年。

人来人往的机场内,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繁忙赶路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