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 章节正文阅读

603【货币外交】(2 / 3)

作品:《

接着又起用山党,因为山党都是在野隐士,在朝中没有根基和靠山,非常方便国王进行控制。

没想到,山党代表地方士绅的利益,迅速成长为庞然大物。于是朝鲜国王李淏,又起用汉党予以平衡,而金堉就是汉党的领袖!

“赐座。”

“谢陛下!”

赵瀚笑着说:“听闻阁下是朝鲜大儒?”

“大儒不敢当,”金堉连忙谦虚道,“只是领略了一些性理学(程朱理学)的皮毛。”

金堉刚被提拔重用,官职不是很高,但改革方略已经订下来。

一番交谈之后,金堉说明自己的来意:“启禀陛下,小臣此次来南京觐见,是下国仰慕上国之治政韬略,斗胆意欲效仿之。改革变法之事,货币当先行,请以下国之银铜,换取上国之银元、铜钱。”

“换钱?”赵瀚有些惊讶,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送上门。

朝鲜打算搞改革,第一步似乎打算规范币制,于是就想主动引进中国的银元和铜钱。

历史上,金堉是找顺治皇帝换的钱,第一次就换了15万文钱,接着又换了130多万文铜钱。

第二次换钱太多,且在首都地区,一股脑儿全流进市场。结果首都地区,被搞出通货膨胀,而地方百姓却没见着钱,根本无法用于交税。朝鲜百姓怨声载道,国王只得下令禁止中国铜钱流通。

当时,他们打算把中国铜钱,改革之后作为税收货币。弄巧成拙之后,只得将稻谷,定为朝鲜的唯一税收物。

金堉说道:“中国之银元和铜钱,已在我国沿海城市流通。上国之钱精美,下国百姓无不爱之,因此请换更多中国钱币。如此,百姓有了中国之钱,今后就能以中国钱缴纳赋税。”

赵瀚下意识感觉不妥,问道:“你们换了中国钱,怎么把中国钱流进民间,乡村百姓又如何获得这些钱?”

金堉说道:“将钱交换给京畿商贾,商贾自会流通出去。”

鬼扯呢。

一点不懂经济学原理的赵瀚,都知道这种做法肯定要炸。

张居正税制改革的基础,是广泛分布在村镇地区的钱粮铺。老百姓在附近村镇,就能用粮食换钱,虽然往往被地主坑害,但终归是能换到银子来交税的。

而朝鲜呢,铸钱技术糟糕,铸多少亏多少,所以才找中国换钱。朝鲜一直在征收实物赋税,农村地区广泛处于以物易物阶段,如果不把民间钱粮行铺开,换再多中国钱都流不进农民手中。

这些钱,只会在首都附近流通,一旦短期流入过多,分分钟通货膨胀到爆炸。

赵瀚为啥对朝鲜情况知道得如此清楚,是因为有大臣汇报过。这些年逼着朝鲜卖粮,很多时候银子都不能用,必须运去布匹之类的货物交换。

而中国的海商,也经常在朝鲜以物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