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荡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三十三章建造龙舟(2 / 5)

作品:《荡宋

司方行也不带转弯的,直接就把今天梁川讲的方法一骨脑全跟梁造说了,梁造对划龙舟一窍不通,可是他对船是无比地精通,梁川一说到什么阻水什么费劲的,他一点就通了。

龙舟在这个时代的定义就是船身上用漆描龙画凤,长度比普通的渔船来得长,但是船舷与普通的船没有差别,高度接近一米,船身宽度至少都有一米五以前,在水里阻力极大,而且船本身的材料厚度都不小,重量上来了划船就更消耗体力了。

梁川拿过草纸与笔,将龙舟的草图画了下来,首先这龙舟不求结实但求轻便,这样一来船身的重量就大大减轻了。二来船身要绝对紧凑,宽度压缩到一米以内,船身拉长倒是没关系,这样在水中的阻力也会少很多。三来两侧的船舷高度必须控制两尺左右,下水以后在水面只有一尺左右的高度,船桨就能使用特制的短桨,重量小了划动的频率自然也就上来了。

而且梁川设计的船身瘦长,极富流线形,这种造形在流体力学上来仿造鱼类的造形来的,在水中迎风破浪最是迅猛。

而且梁川在江边看了别家的龙舟,这龙舟上竟然没有司鼓的,喊号子完全是靠嘴巴去喊的,这要是到了后程劲气都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哪里还有力气去喊号子?

比赛规定了每艘龙舟上只能有十八名划船的队员,对非划船的船员却没有规定,梁川看过后世的龙舟,人家上面有一个人司鼓还有一个人掌锣,有的还有掌旗的与唱神的,但是毕竟梁川不是专业的出身,人太多了也会增加龙舟上的重量,梁川就想单单保留一个司鼓的,反正到时候江面上赛程有十里,一鼓作气从头划到尾,又不用调头,只要有一个司鼓的在船头打鼓即可。

梁川的方案一经提出,梁造马上就点头首肯。别的不说,就是这思路都是极为正确的,龙舟因为使用率不高,也且闲暇时许多人甚至将其当成普通的渔船来使用,没有经济价值人们便很少去想着如何改进这种船,以至于几百年来龙舟的外观及样式都没有多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