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正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六十四章 食客偶谈(2 / 3)

作品:《大明正统

“听说当年朝廷因为开平孤悬塞外,易攻难守,不得已才放弃的。”一个食客忍不住插口说道。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胡老板被人勾起了往事,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那里是容易受到鞑子的攻击不假,可我们开平人谁都没有怕过......”胡老板涨红着脸说道:“洪熙元年的时候,鞑子三百人袭击我家的牧场,当时我父亲领着我们家百十口男丁抄家伙就上......”

“掌柜的还跟鞑子打过仗?”杨牧云惊讶的问道。

“那有什么?”胡老板越说越来劲,“鞑子也是人

生父母养的,难道有三头六臂不成?那一仗鞑子在我家牧场留下了七十八具尸体,剩下的也多数带伤逃之夭夭了。我也不是吹给你们听,那时我射死了两个,用刀劈死了一个......”胡老板说的口沫横飞。

小店的食客都听得张大了嘴巴,谁都看不出如此其貌不扬的一个人当时竟那么英勇。

胡老板说着扯开了衣襟,有些得意的说道:“你们看看,我身上的这些伤疤,就是跟鞑子打仗时留下的。”

杨牧云仔细看去,他前胸后背有如蚯蚓小蛇般扭曲着数十条疤痕,肩头上还有一处伤疤深深凹了进去......胡掌柜指着肩头这处凹进去的伤疤说道:“有一次我在跟一个鞑子拼杀,不知哪个狗日的偷偷射了我一箭,贯穿了我的肩胛骨,我咬着牙愣是把那个鞑子的头砍了下来......直到最后战斗结束才让人把箭给我拔了下来,之后我昏睡了三天三夜才醒。”

“掌柜的英勇,”一个食客赞道:“掌柜的当时为什么不把箭拔出来呢?”

“你懂什么?”另一个食客乜了他一眼,“如果当时拔出来的话,一定会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的。”

......

说起当年的事情,胡老板满面红光,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热血沸腾的岁月。

“听掌柜的这么说,当年对战鞑子我们并不落下风,可为什么朝廷说撤就撤了呢?”杨牧云不解的问道。

“朝廷的事我们做小民的又如何知晓,”胡老板脸色一黯,摇了摇头,“当官的一心想回到关内的安乐窝里,不想在塞外啃风沙......说实在话,我们这些做小民的真不愿意离开呀!”

“当家的,”他婆娘看了杨牧云一眼,对胡掌柜说道:“赶快招呼客人吧,净说过去的事干什么?”

这时,门帘一掀,一个年轻的车把式走了进来。

“哟,是恽哥儿,”胡老板迎上去说道:“怎么样,拉过去的粮食鼓楼金台坊的大通粮铺收了么?”

“别提了,”那个恽哥儿气哼哼的坐在一张条凳上,“他们只收宫里公公们发的俸米,别处粮食一概不予收购。”

“看来那位申大老板此举是专为讨好宫里的公公们的。”胡老板笑道。

一听这话,杨牧云不禁上了心,向着恽哥儿微一拱手,“这位兄台请了!”

恽哥儿循声看去,见是一位年青的官员,当即不敢托大,起身行礼,“不敢,请问大人有何见教!”

“刚才听兄台说鼓楼金台坊的大通粮铺专门收内廷公公们的俸米,莫非出的价钱比市价要高不成?”杨牧云问道。

“小人不敢有瞒大人,”恽哥儿说道:“市场上的米价是三石米一两银子,而大通粮铺的收购价为一两银子一石米,不过这价格是专门为收购公公们的俸米而定的,小人一时没弄明白,因此兴冲冲的拉着满车的粮食去到那里,谁知......唉”说着摇了摇头,脸上怏怏不乐。

“这就奇了,”一个食客听了说道:“难道大通粮铺的申大老板要拍公公们的马屁不成?”

“我看多半是这样,”另一个食客说道:“不过他这马屁拍得动静可太大了,宫里这么多公公,要把他们的俸米都收购下来,这笔银子的数目可不小哇!”

“你的意思是这不是申大老板能够办得了的?”先前的那个食客问道。

“你想想......”后边说话的那个食客意味深长的一笑,“今天是宫里的公公们领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