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正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九十六章 意外洞悉(2 / 2)

作品:《大明正统

杨牧云一咬牙,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就连朱祁镇的身份也没有对他隐瞒。

宁祖儿听了吃惊非小,目光看向杨牧云压低声音说道:“杨兄,你这祸事可闯的大了,皇上不知轻重,你又怎能如此胡闹?这要是让朝廷知道了,你......”

杨牧云苦笑着摆了摆手,“宁公子,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多说无益,你说该怎么办?”

宁祖儿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事千万不可声张,否则就不单单是杨兄你一个人掉脑袋那么简单了......”瞟了素月一眼,“到时你的家人,一定也会受你牵累,”背着手来回踱了两步,抬头说道:“我这便去召集我的属下,只说万源钱庄走丢了一个人,让他们赶快去打探,你我也分开行事,天黑前务必探听到皇上的下落,不然的话整个朝廷都会大乱的......”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戴着破草帽,身材瘦小的乞丐端着一只破碗,拄着一根木棍凑到两人身边,把碗在两人面前一举。

宁祖儿从身上摸出两个铜板丢到那个豁了一个口的破碗里,铜板滚落到碗底叮当作响。

“谢宁大人和杨公子赏!”乞丐抬起一张脏兮兮的脸,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莫不言?”宁祖儿和杨牧云齐齐说道。

“好小子,”宁祖儿脸一沉说道:“方才追捕熊纲岳的时候你到哪里去了?遍寻你不见,你却跑到这里来装神弄鬼!”

“宁大人您别生气,”莫不言笑嘻嘻的说道:“我若把打探到的消息说出来,你赏我的可就不止两个铜板了。”

“少卖关子,”宁祖儿笑骂道:“当心我让人把你拖下去赏你二十板子。”

“禀宁大人,”莫不言看了一下杨牧云,还是接着说道:“那熊纲岳与他手下镇地虎换了衣服,避开大家伙儿的追踪,沿着一条人多的街道跑了,小的不及跟其他人说明,便一个人蹑了上去......”微顿了一下续道:“他后来上了一辆马车,向西城去了,小的跟了很久,才发现那辆马车进了万安寺的后门。”

“嗯,”宁祖儿点点头说道:“看来这熊纲岳是躲到了这万安寺里,事不宜迟,我现在得赶快带人前去......”看了杨牧云一眼转向莫不言说道:“莫不言,我这里还有一件差事交给你去办......”在他耳边低语一番。

莫不言点头应是,接着眼神颇为怪异的注视着杨牧云,“正好小的还有一

件事要禀明杨公子。”看了看宁祖儿,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你尽管说便是,”杨牧云说道:“我与宁公子不分彼此,何况现在你是他的属下,就更不需在我面前向他隐瞒什么。”

“是,杨公子,”莫不言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神气,迟疑了一下说道:“其实,是杨公子您的夫人把熊纲岳领上马车带走的。”

“我夫人?”杨牧云听了不由一愕,“这怎么会?梦楠就在钱庄里好生待着,如何会坐上马车在街上行走?难道是紫苏,那就更不可能了,她怎么会识得那个熊纲岳?而且莫不言又没见过她们,怎么会知道那是我夫人?”一脸诧异的向莫不言看去。

“杨公子不记得了么?”莫不言说道:“那日与公子初见面时,公子牵着一匹马,尊夫人就骑在马上,准备过一个山坳口......”

“元琪儿?”杨牧云恍然大悟,那日他与元琪儿神态亲昵,且以夫妻相称,也难怪莫不言会有此误解。

“元琪儿是谁?”宁祖儿一脸惊奇的看向杨牧云,那晚在柳营沟与杨牧云失散后,他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自己是一无所知。

杨牧云顾不得解释,对宁祖儿说道:“宁公子,现在我跟你一起去万安寺,迟了恐怕就又生变了。”

万安寺是元朝初年忽必烈敕令建造的,坐落在京师城西阜城门大街路北,在元时全名叫做“大圣寿万安寺”。由于元朝历代皇帝笃信喇嘛教,因此万安寺在元时香火极盛,元朝皇帝曾亲自在这里主持过一场“国祭日”佛事活动,参加者竟达七万之众,堪称是万安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寺内有一白塔,高约数丈,是专门供奉佛骨舍利的,大元帝师八思巴坐化后的佛骨据说就供奉在此塔内。

入明后,喇嘛教的地位一落千丈,但这座寺院还是保留了下来,但是香火自是大减。

大慈法王释迦坚赞自回到京城后,便来到万安寺的白塔里修行,这一日寺里的主持格杰来到塔里来见他。

“国师”格杰恭恭敬敬的向释迦坚赞合十行礼,他虽年长,可眼前的青年喇嘛是黄教祖师宗喀巴的转世活佛,在黄教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不敢稍有不敬。

“你此来所为何事?”静坐莲台的释迦坚赞缓缓睁开微阖的双眼,看向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主持喇嘛。

“元琪儿来了。”格杰静静的说了一句。

“她来此作甚?”释迦坚赞的眉尖一挑,平静不波的面容微微一动。

“她说有事要面见国师,”格杰低首垂眉的说道:“之前未能请国师到草原一行,她心中甚引以为憾,此次一来向国师致歉,二来有些事还要向国师讨教。”

“佛陀讲求有缘,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灭缘空,草原未能成行,是缘分未到,她又何必致歉,”释迦坚赞淡淡说道:“至于讨教,我这里没有什么可教她的,让她自何处来,再何处去便了。”说罢又缓缓阖上了双目。

格杰口宣佛号,脚下却一动不动。

“你还有何事?”释迦坚赞微阖双目问道。

“国师,”格杰说道:“弟子无能,未能将我黄教发扬光大,心中惭愧。”

“发扬我黄教非你一人之事,”释迦坚赞说道:“你又何愧之有?”

“国师,”格杰的面色有些激动,“想当年前元之时,我寺香火是何等的旺盛,哪像今日,连佛祖的灯油都供奉不及了。”

“时移则世易,此一时,彼一时,提当年那些事作甚?”

“弟子思忖良久,方顿悟出一些道理,现讲给国师听,还望国师指摘一二。”格杰抬头看了看释迦坚赞,只见他闭目不语,于是说道:“元时诸帝出自草原,诚心向慕我佛教化,因此将我教定为国教,连皇帝本人都亲来我寺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