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锦鲤娘子(种田文) / 章节正文阅读

95、095(2 / 2)

作品:《锦鲤娘子(种田文)

莲香平日里对布坊这两位长辈挺怵的,一点都不敢造次,老实的点了点头。

她越显得老实,庆嫂慧婶子心里就越气,庆嫂伸出手指头戳了戳莲香的脑门,“你每月都往家捎工钱呐?”

“嗯,给俺爹娘存着哩。”说到这个,莲香又笑起来,能往家拿钱,她高兴儿。

“傻姑娘。”庆嫂叹了口气,苦口婆心的说,“你今年十五了,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依我看,这加工钱的信儿,别往家说了,自己多存着点吧。”

莲香懵懵懂懂的,绞着垂在肩膀上的头发,好奇的问,“为啥?我挣了钱不给爹娘给谁呀?”

“唉——”庆嫂慧婶子都叹了口气,莲香到底是年纪小,还没有开窍,她下头还有个弟弟哩,这工钱拿回去十打十成了弟弟娶妻的彩礼钱,莲香小小年纪就在外头辛苦挣钱,不能全贴了幺弟啊。

庆嫂又戳了戳她的脑门,“婶子我是过来人,自己手里攥钱最踏实,你掂量着办,去吧,忙去吧。”

等莲香蹙着眉懵懂的转身离开时,庆嫂又压低嗓门嘱咐一句。

“今天的话不准往外传,不然有你好看!”

……

桃花镇最有钱最富贵的街要数大叶街了,那是整个镇子最繁华的地方,街上住着的老住户哪个手里头没几间商铺,几处产业呐,虽不比杨许林几家富裕,过得也比一般人家要自在得多。

就连茶楼的说书先生都讲。

“要说咱们这桃花镇,大叶街的男儿最好娶亲,大叶街的女子最难嫁人。”

外地客人不明白了,往往要问上一句,“为啥?”

“哼,因为大叶街上的老太太老夫人眼睛都长在头顶上,嫁女要高嫁,但能富贵过大叶街的又有几人?挑来拣去,好好的豆蔻少女都熬成了老姑娘。“

“镇上还有句俗话,叫做另做大叶街的妾,不做贫家汉的妻,这用不着解释了吧!”

说书先生嘴巴不饶人,可大叶街的夫人太太们难伺候是出名的,说的也不是瞎话,比如田家夫人就是个中翘楚,她家的闺女田雨泞今年十八岁,就是说书先生口中那挑来拣去的“老姑娘”。

“田夫人,早呀。”

田夫人是叶氏脂粉铺子的常客,这日一大早,田夫人带着田雨泞出门,路过叶氏脂粉铺子时恰逢叶掌柜从铺子里走出来,忙笑盈盈的招呼一声。

“铺子里来了新货,田夫人田小姐可有兴趣看看?”

田夫人停都没停,一句,“算了,没兴趣。”就把叶掌柜给打发了,接着挽着女儿的手说,“今天娘带你去花街买胭脂。”

这?叶掌柜想不明白,田夫人可是他家多年的老顾客,今天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

“掌柜的,您还不知道吧。”账房先生瞅见了,从铺子里冒出来,“上回田小姐用了咱铺子里玫色的口脂,被笑话显老气,把田夫人气的够呛!差点没撕烂那人的嘴。”

叶掌柜明白了,田夫人这是因此迁怒他家,田小姐十八了还没定亲,田夫人最忌讳有人说田雨泞老。

“混账!知道了怎么不早说?!成心叫我出洋相?”叶掌柜气不打一处来。

账房先生苦着脸,“大叶街上太太夫人嘴碎吵架的事多了去,这些都得和掌柜的您说吗?”

叶掌柜眼睛一瞪,“当然要说,一桩一件都要告诉我,还有,那姓沈的人家里发生的事儿,也得一件不落全给我打听清楚!”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不信自己斗不过一个年轻人。

……

“你们这新店呐?”

一大清早,店铺刚开了门,安宁还坐在二楼厢房里挽发,莲香在铺子里洒扫,就来了今日的第一位客人,是一对母女,一瞧就是养尊处优的,穿着崭新的绣鞋襦裙,头簪金钗,一身富贵。

莲香忙上前接待,又是倒茶又是给她们试颜色,田夫人坐在椅子上有些不耐烦。

“就这点水平?亏隔壁林太太对门宋太太都说好,也不过如此。”

“小姑娘,就没别的好东西了?嗨,扫兴!”

莲荷急忙跑到内院里去叫安宁来。

“沈娘子,外头来了一对母女,我和莲香都接待不来,您下来看看吧。”

安宁正好把发梳好,拿起床上淡蓝色的披锦披上,“好,我这就来。”

莲香都快急哭了,一个多月下来,这对母女是她遇上的最难伺候的客人。

“田夫人,田小姐,稀客稀客呀。”安宁一出来,就认出来田氏母女二人,笑着颔首说话。

田夫人扭头看过来,有些惊讶安宁竟然认得她们,心里稍微舒坦几分,看来她田家还是很有名望的,从没来过沈家铺子,这沈娘子就认得她,准是她特意打听过。

而安宁能认出她,其实是有一日去胡家做客,田夫人恰好在铺子里定衣裳,胡雪琴悄悄在安宁耳边抱怨了一句,“那边那位叫田夫人,最挑剔最难缠。”

田夫人拍了拍田雨泞的手,“沈娘子,你看我女儿适合什么发式?”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