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公主决定登基 / 章节正文阅读

36、不服(3 / 3)

作品:《公主决定登基

垂览世间事,天下仰头看。

这最后两句写的是月亮,又何尝不是写诗的这个人?

他情不自禁地抬眼向人群中扫了一眼,一群人脸上带着紧张的神色,不安地注视着屏风。

很难想象紧张至此的一群人,能写出这样高妙的句子。

刘氏族长禁不住感叹道:“这两句有燕章公之风!”

燕章公指的是有天下名士第一人的裴燕章。这句称誉一出,刘氏族长就知道不好,赶紧闭嘴,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武思鸿已经道:“你说的是,我以为这篇堪为魁首。”

叶修文心里还是觉得这首诗有点狂,但是他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因个人喜好判定——毕竟如此出众的一首诗,能写出来的必然也是英才,值得重点培养,于是也道:“不错,刘兄,你怎么认为?”

不多时,屏风再次开了。

台上所有人的目光顿时紧紧盯了过去,谢云殊也不例外。

他心想如果不是有一位天降文曲星能压他一头,首名再落不到他头上,那建州刘氏作弊未免也太过分了。

文人大儒当然不可能扯着嗓子喊,一旁的书童接过诗笺来,高声道:“经刘公、叶公、武公共同评判,三名是《中秋灯台赏月有感》。”

紧接着他把第三名的诗高声念了一遍,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万一哪个不服争吵起来就不太好了。念完之后,书童又高声朗读了一遍三位大儒的评价和肯定。

这样一来,就算有人仍然不服,也不敢公然嚷出来。

“第二名《中秋旅怀》!”

这首诗被念出来的时候,台上一个月白锦袍的年轻人就愣在了那里。

他旁边的书生知道他写的正是《中秋旅怀》,连连拱手,歆羡道:“朱兄大才,小弟敬服!”

书生没恭维两句,突然注意到这位朱兄脸色发青,像是死了爹妈一样,压根没有半点喜色,手尴尬地顿在空中,低声问:“朱兄,这首难道是同名?”

台上的人纷纷望过来,朱正锦脸色变了又变,明知道这一站出来可能是笑话,但还是举起手臂,高呼一声:“且慢,学生不服!”

一群人满头问号地看过去,屏风后的武思鸿已经不耐地问:“你是何人?”

朱正锦咬了咬牙,拱手道:“小子朱正锦,这首《中秋旅怀》正是小子所作!”

武思鸿满头问号:“你有何不服?”还不等朱正锦回答,他就猜出了什么,差点气笑出来:“你觉得该给你魁首才能心服不成?”

台上台下顿时大哗。毕竟读书人讲究一个颜面,朱正锦的诗虽然好,却也没有到了能把魁首那首《观月》压下去的地步——何况大家都听了,方才刚念完魁首那首诗,写的是真的高妙——就是狂了点。

朱正锦被无数眼睛紧盯着,嘲笑声仿佛近在耳旁,手心里都是汗水,却只能硬撑着。

他是建州刘氏力捧起来的才子,早就知道这次的魁首该是他的。只要一朝扬名,来日锦绣前程唾手可得,如今好端端不知出了什么变故,自己居然掉到了第二,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马上要被刘氏放弃了?

他原本家境极好,要不是家道中落,也不至于要依附刘氏,心心念念只等着一个重新出人头地的机会。错过了这一次,就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了。

所以他必须得再搏一把。

“笑话!”武思鸿大怒。

“《观月》是我写的。”一个非常清润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众人下意识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看见了一顶非常眼熟的幂篱。

谢云殊就站在不远处,静静地问朱正锦:“你有什么不服?”

作者有话要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对不起我拖了小谢后腿,他真的很有文化,没文化的是我。

谢云殊的诗句化用自《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

[唐]无可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干。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