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三节 烘炉(3 / 4)

作品:《临高启明

“好,只要能用。”

“在马袅工业区修建的水泥厂可以就近利用钢铁厂生产中的副产品:废热、废气和废渣。炼钢炼铁产生的大量炉渣、矿渣是用来制造水泥的好原料――而不是仅仅用来铺路或者当肥料。这个新版的水泥厂计划用比较先进的工艺设备建造。钢铁厂的投产给临高工业体系制造大型设备打开了可能性。

展无涯很是兴奋:“钢铁、水泥不得翻十番,我们的本钱愈来愈大了。下面我要搞定焊接问题。”

“要我说,我们的工业布局要尽快冲出临高去――这地方缺水,制约很大。”邬德最近参加了一个执委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与会者包括五十名左右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除了技术人员,也包括熟悉地里和人文环境的元老。就未来的工业布局进行了一次讨论。

大家形成的共识是,临高、儋州这几个地方都不是搞大工业的地方――琼西北一直缺水,历史上,在建国之后不断修建集水设施,挖掘灌溉总渠,修筑松涛水库等一系列水库才基本满足了现代临高的工农业生产和人口生活的用水需求。但是旧时空的临高并不是一个工业县,临高的工业产值即使到了21世纪也是很低的。

但是目前穿越集团控制下的海南岛还不甚稳定,机械设备、建设物资和工人供给也跟不上,要到处开分基地是做不到的,只能把工业留在统治核心区域临高,而不能推行最优化配置。

“要我说:为什么不把轻工业系统迁到广东去?”展无涯说,“珠江三角洲盛产各种农产品,煤炭和原料都有保证,水资源有珠江,劳动力充裕。我们生产的产品又可以就地销售。甚至还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加入。广州站在广州搞得酒厂、镜子装配厂不都很成功?”

季无声送走了最后一批元老之后,自己回办公室小睡片刻。中午的时候女仆给他送午饭把他惊醒了。他匆忙吃了一顿午饭,又到车间里转了转,李工长还在炉前守着,不时的观察着炉火。

“怎么样?”

“木柴快烧光了。”李工长汇报说,“烟已经开始变淡了。”

说着话,有人推着手推车给高炉车间的工人们送来了午饭――装在饭盒里的大份的盖浇米饭和炒米粉,每一份都有500克,高炉的炉前工属于特重体力劳动,发给伙食补贴是最高的一级。今天是点火开炉的日子,照例还要丰盛一些,根据季无声的指使,额外给每个工人加了一块油炸鱼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