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167章冲动不过就是多个魔鬼(2 / 5)

作品:《诡三国

申仪没能察觉出曹真潜藏的不快,依旧是缓缓的,甚至有些得意洋洋的说道:『既如此,将军何不再为朝廷立上一功?』

曹真讶然道:『再立一功?』

收了汉中不就是大功了么?

还有什么功?

申仪露出了一些笑意来,似乎觉得自己灵机一动很是精妙,『将军如今钱粮虚耗,多因氐人是也……氐人人数众多,战力低下,日食不菲,却难堪大用……』

申氏和氐人确实也有一些联系,并且还有一段时间的合作,但是申氏对于要梁氐人其实感觉并不怎么样。毕竟氐人和申氏也聊不到一起去,文化层面相差太大,更多的时候是利用,甚至还要忍受要梁王的闲气。

现在申仪觉得,他自己申氏带来的人手当然是非常宝贵的,可是那些氐人就几乎是充数的了,而且关键是又能吃又能拉,每到开饭简直就像是要再过一次新年一般,这么多的张嘴,当然就导致了粮草的紧缺。如今曹真逼迫他去解决粮草的问题,是不是曹真本身也是觉得氐人大而无用?

申仪偷偷瞄着曹真,越看越觉得曹真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曹真不愿意明说,需要他来说而已,『将军,如今氐人无所事事……将军不妨先遣氐人往南郑,引而战之……要梁氐人,素无忠义,宛如豚犬一般,只是知晓吃喝……若是少了要梁氐人这一项,自是可免了大量粮草支出……又可坐山观虎斗,看氐人与贼逆斗个你死我活,待他们两败俱伤,将军正可收复南郑……将军,如此一来,既可以剿灭贼逆,又可平镇氐人隐患,岂不是两全其美,再建新功?』

……

……

人就是这么的奇怪,有人厌恶氐人,自然就会有人喜欢氐人。

这种喜好有时候是理智的,有时候又是混乱的。

钖县之中,就有一些人是和氐人有些交情的,而且这些人往往都是比较偏向于中下层面的人,比如一般的仆从,普通的兵卒……

申仪向曹真献策,隔墙就有耳。

也算不上什么隔墙,毕竟在曹真和申仪议论的时候,虽然周边确实没有什么人敢靠近偷听,但是在城墙下面,可是有兵卒劳役在值守,在修葺工事的……

申仪说话的时候,因为很得意,所以声音也并不小。

在城下的民夫队率,就听了一耳朵。

民夫队率,姓张,是半个氐人。

在封建王朝之中,底层的百姓娶妻的时候往往不可能像是乡绅士族子弟一样,要月下听曲,要门当户对,普通百姓更重要的是过日子,所以既不要彩礼也不需要什么豪屋,可以陪着男人一同吃苦的氐人女子,就在上庸汉中一带非常受底层的百姓欢迎。

在富人为了子嗣太多,相互为了继承财产相互勾心斗角,九虫夺嗣的时候,穷人是没有这些烦恼的,毕竟是穷不过三代。

民夫张队率,他父亲早年的时候遇到了匪贼。讲着同样语言,有着同样习惯的,汉人匪贼杀了他父亲全家,然后风俗不同,语言不通的氐人却救了他父亲,所以后来他父亲就娶了氐人的女子,并且因为代理氐人的生意,在钖县定居下来。

所以现在汉人打汉人,张队率无所谓,反正这些年来,哪一年的汉人之间不是这样勾心斗角?他都麻木了。

可是当他在城墙下听到了申仪计算氐人的毒计的时候,他愤怒了……

因为他母亲,就是要梁氐人。

而现在,这些该死的家伙,不仅是带来了战争,而且还要侮辱了氐人,侮辱了他……

民夫队率抬头往上看了看。

该死的战争。

如果……

曹真身边有兵卒护卫,可是那个出谋划策的家伙似乎没有。

……

……

虽然说曹真没有明确表示对于申仪建议的首肯,但是申仪觉得,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在走下城墙,往在钖县之中临时住所走着的时候,申仪脸上的阴险,或是得意,都变成了忧国忧民之色。

申仪当年也是到过雒阳太学里面镀过金的,也颇有文采。当年在党锢之时,他也曾经写了些词赋来讥讽宦官,抨击朝政,原本以为自己会因此得到名望,会有高官大吏赏识他的才华,然后获取一席之地,但是很遗憾。

很多人称赞他,口头上的赞美很多,实际上的职位一点都见不着,甚至因此被宦官盯上了,差点被搞死在雒阳城中,他连忙逃回了上庸,结果反而在家乡这里,得到了不小的名望,走到哪里都被人推崇,表示申仪是勇于对抗邪恶的斗士,然后连着申仪自己也信了。

觉得他自己就是在雒阳城中,和那些邪恶的宦官众大战了三百合……

所以,申仪觉得自己就是对的,一直以来都是对的。

氐人么,就是那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