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孙传庭上位(二合一章节)(2 / 3)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喘气的日子也就只持续了那么几天而已,很快明廷了陕西巡抚孙传庭就带着新标兵去找他们麻烦了。

而一打起来,更让高迎祥他们绝望。

这该死的孙传庭竟然不声不响的憋了几个月,憋出来了一支装备枪炮的新标军,人数虽然只有区区三千人,但是把高迎祥他们打的是满头包,比之前遭到洪承畴主力围剿的时候还要不堪。

这让很多以为洪承畴被调走后,自己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流贼头领们非常的绝望!

洪承畴就已经够难应付的了,而孙传庭更甚之!

——

新任的陕西巡抚孙传庭,这可不是个简单人,其他才能先不说,但是带兵打仗的本事比他的前任巡抚强了一百倍不止。

孙传庭今年年初刚上任陕西巡抚的时候,面临的是一堆烂摊子。

陕西巡抚麾下的陕西四卫,也就是统称人们说的秦军,说是各卫加起来有两万四千人的名额,但实际上缺额非常严重。

并且相当多一部分精锐被洪承畴给打包带走,直属洪承畴麾下,现在又随同洪承畴前往北直隶抗击东掳去了。

剩下的秦军不过万人,并且这万人秦军老弱病残居多,大多还是去年开始陆续强行征召的卫所农兵,别说枪炮了,就算是盔甲刀剑长矛这些都不足,战斗力非常堪忧。

更重要的是,这一万人看似归属孙传庭统辖,但实际上孙传庭很难把这一万兵力用于机动作战用来剿贼。

因为这一万秦军是驻防在关中府,目前陕西官兵用来抗衡楚贼西进的核心力量。

这一万秦军一旦调走,楚贼分分钟就杀入关中府腹地了。

嗯,虽然说大楚帝国那边对进军陕西并没有什么兴趣,甚至都觉得这地方是个巨大的包袱,短时间内就算有余力也没打算进军陕西。

部署在郧阳府等西线的楚军,他们的最大任务也不是说杀入陕西,而是阻挡个各路流贼或明军进入湖广。

过去一年里,各路流贼好几次都想大规模突入湖广,但是都被楚军给挡了下来,并大杀特杀。

楚军杀的流贼,可不比官兵杀的流贼少多少。

楚军不愿意主动西进,这也是区区一万老少残弱,枪炮盔甲稀缺的秦军还能守住关中府的唯一理由!

不是因为他们能打,而是楚军真心没兴趣大规模西进,顶多就是小打小闹。

但即便是孙传庭已经隐约猜到了楚贼不会西进,不过他还是不敢把这一万秦军给调走用来镇压高迎祥等流贼。

怎么说呢,哪怕你明知道楚贼不愿意东进,但是也不能直接放任不管啊,好歹要在关中府部署一些兵力啊,哪怕是老弱病残。

真的一个兵都不部署,人家楚贼估计也不会介意无非一兵一卒就占领大片地方的。

所以,这支万人规模的秦军基本无法调动。

但是,陕西内部里,高迎祥等人依旧活跃。

之前有洪承畴所部镇压着也没啥大事,但是随着洪承畴率兵离去后,陕西内部就会出现巨大的兵力真空。

给高迎祥等人新机会的真空。

而对此,孙传庭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他上任之初,就有感于秦军已经不堪重用,更重要的是这支秦军被定死在关中府没办法调动,并且之前是受三边总督洪承畴的直接统辖,没他这个巡抚什么事。

孙传庭的前任,也就是上一任陕西巡抚之所以干的窝囊,也和手中没有实际兵权有极大的关系,因为陕西地区的兵力,长期都被洪承畴亲自攥着,基本没陕西巡抚插手的机会。

哪怕名义上归属陕西巡抚统辖的秦军也是如此。

最终,上一任陕西巡抚干的极其窝囊,最终黯然退场。

孙传庭接任陕西巡抚后,并没有想着和洪承畴争夺那万把老弱病残的秦军,而是打算另起灶炉,自行组建标兵。

当然了,作为一个有的野心,也有远见的巡抚,孙传庭组建的新标兵自然不是什么传统的那一套营哨兵,而是最近一年来中原各地里最时髦的新标军。

新标军,自从杨嗣昌给众人督抚们打了样后,一下子就风靡中原、南方各督抚了,哪怕是北边的督抚们,大多也是或多或少的开始编练新标军,就连崇祯自己,因为东掳入关感受到了危机,在七月初的时候也宣布在京营里挑选精锐,编组新京营。

明廷里编练的各种新军,可能用的名义不一样,编制什么的可能也不一样,甚至连装备都不一样。

但是核心思路却是一样的:招募农夫,扔给他们一支火枪/长矛,再配上几门改用炮架的红夷炮就拉出去打仗。

以枪炮为核心!

严格上来说,和楚军的核心理念没啥区别,楚军打仗就是以枪炮为核心,尤其是火炮。

但是理念相同,不代表战斗力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