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板甲量产(2 / 5)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所以精度差的缺点,在它的威力大的优点面前不值一提。

早期楚军自己做过测试,用手工打造的钢板作为靶标,那可是试一次一个洞,试一次一个洞,等到后来干脆就不测了。

因为等到后来测试钢板的厚度都已经增加到了六毫米,这么厚的钢板做成盔甲太重了。

而且这个六毫米,可不是指铁甲,也不是那些垃圾钢板,而是资深工匠手工打造出来的钢板,在这年头没办法用机器量产的那种,可一样顶不住。

如果是换成楚军或明军里批量装备的那些铁甲,那就更不用说了,堆到十毫米厚的铁甲都没啥卵用。

然后你别以为东方盔甲不中用,西式的板甲就能顶住了,目前西方的板甲普遍还是低碳钢,也称之为软钢,全身甲厚度往往在两毫米到三毫米之间,哪怕是对上早期的火绳枪也照样顶不住,更别提那些十八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枪了。

所以现在西方有了一些三分之三甲,在限制重量的情况下,以缩小防护面积的方式来增加厚度,只是这种盔甲依旧不怎么好用,因为还是挡不住大口径的火枪。

按照目前的这种趋势,盔甲会朝着减少防护面积,增加盔甲厚度发展。

未来火枪手甚至会取消了盔甲装备,只剩下有肉搏需求的骑兵还装备胸甲。

因此在当代东方战场里,抛开一些特殊例子,在楚军和明军的十八毫米口径的短管火枪面前,也就别谈什么盔甲的防护能力,那都是没啥卵用的。

但是楚军依旧大批装备盔甲,一线兵员甚至都是百分百披甲率!

这是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