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等月光 / 章节正文阅读

41、41(1 / 3)

作品:《等月光

第41章

「能和你相处的每一个日夜,好似都短得叫我难过。」——方循音日记

-

光阴荏苒。

时间就在这般忐忑心情和一张张考卷中、飞快溜走。

方循音默默无闻地将陈伽漠藏在心里。

暗恋这件事。

本不需要任何人知道。

这一憋,就憋足了整整高中三年。

好像只要她心灰意冷时,抬起头,看向夜空中那一轮皎洁月光。亦或是揽镜自照,手指抚上脖颈处那一抹胎记,想到陈伽漠描述的“上弦月”……

想到很多事,都能叫她重新鼓足勇气,继续悄无声息地追逐他。

转眼。

进入高三。

八中两个竞赛班开始不同程度少人。

一种学生是跟不上竞赛班高难度节奏,比赛又没有做出什么名堂,压力过大,干脆调回平行班去,不争TOP2,985院校一样稳稳当当。

还有就是不参加国内高考,直接筹备出国。

学生大多提前申请离校,去机构刷雅思托福分数、准备SAT。

剩下寥寥无几那批人。

通过竞赛成绩,早已经被名校录取,无需再备考。

比如渠意枝。

但,八中有规定,哪怕学生已经被提前录取,防止在外头发生什么意外、或是影响其他应考生情绪,也必须随本届高三生一起上学。直到三月份、江城全市自主招生结束,才可以随大流一起放假。

……

午休时间。

渠意枝拿了杯关东煮,晃晃悠悠、熟门熟路,从后门溜进物赛班。

方循音座位在靠窗那排。

这会儿,人正缩在那儿,手背抵着下巴,闭眼默背单词。

远远望去,整个都小小一只,存在感十分单薄。

渠意枝笑了一声。

两三步迈过去。

在她前头空位上坐下。

“喏。”

她将关东煮放在方循音面前桌上。

方循音明显一惊,倏地睁开眼,睫毛像是蝴蝶翅膀一般、用力震动几下。

见到是渠意枝,才放松下来。

“枝枝,你怎么过来了?”

此时,正值二月中下旬,严寒未尽。

物赛班每天都把空调开得很高,整个教室弄得像个蒸笼,窗外四季轮转被尽数阻隔。

渠意枝外面穿了军绿色外套,没坐几秒钟,就觉得热得不行。

听到方循音问,她一边脱衣服、一边随口笑道:“给你送吃的来呗,慰问高考生。怎么?不乐意见到我啊?”

“没有没有。”

方循音连忙摆手,表情认真,“谢谢你。”

渠意枝将外套放在腿上,抬起手,食指微曲,飞快刮了下她脸颊。

“怎么每次逗你都这么好玩啊哈哈……说正经事,你们马上要做第一次志愿咨询了吧?你想好要考什么学校了吗?”

方循音抿了抿唇。

轻轻摇头。

虽然整个高中生涯一直就没松懈下来,补课也陆陆续续在增加,但是成绩却没有什么显著提升,只能稳定在班里中游、年纪前五十水准。

方循音自己很清楚,她并不够聪明,能稳定成绩,还是靠努力和信念、憋着一口气,拼出来这结果。

甚至,没什么具体目标。

只是想和陈伽漠去一个地方上学。

最好、还能一所学校。

就这么一个信念。

16岁那年,陈伽漠逆着光、向一个孤寂的灵魂伸出手,走近她,照亮她的世界。

18岁,方循音想做他卡戎,像影子一样、偷偷陪伴他。

但这件事,谁也不能说。

就算是最好的朋友渠意枝,也不能告诉。

“……”

渠意枝一贯大大咧咧,没从她眼神里看出什么端倪。

见她摇头,只长长叹了口气,说:“唉,那你要不和我报一个学校吧,咱们继续做伴。”

渠意枝保送的是江城大学数学系。

江城作为一线城市,名校云集。

虽不及TOP2名声在外,但江城本地学生不太喜欢外考,大多会留在本地。

江大就是江城毫无悬念的TOP级院校,特别是理工科,放眼全国,都算得上遥遥领先。

高二那年,渠意枝成功拿下奥林匹克全国二等奖。

原本是可以再考其他赛事,搏一搏清北。

但她几乎没有犹豫,直接和江大签约。

理由坦坦荡荡。

“我不可能去北城的。我要和我小叔在一起。”

当时。

方循音便十分羡慕。

羡慕她这种坦然与坚定,也羡慕她学业顺遂。

现在,终于临到她做抉择。

方循音垂下眼,低低开口:“我……我一点想法都没有。可能还得再考虑一下。”

因为,她不知道陈伽漠是打算留在江城,还是去考清北。

江城和北城相隔万里。

实在不容有失。

……

正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