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府衙大堂的个人演唱会(1 / 2)

作品:《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

京州府衙大堂俨然成了宋凌霄的个人演唱会。

??衙门大堂外的人都探着身子、抻着脖子往里看,?生怕露掉一星半点的内容,大堂内的人则瞠目结舌地盯着他看,连原告席上那几个老腐儒也张着皱巴巴的嘴巴,?没有出声打断他。

??大堂上,京州府尹梁有道手上拿着惊堂木,?他本能地觉察到被告方的陈词似乎偏离了主题,而且其中夹杂着吃果果的宣传广告。

??可是,?他这惊堂木却拍不下去,?心内还有一个小小的声音说,?再多讲一点,我还想听。

??在梁有道旁边,李侍郎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凝视着宋凌霄,?宋凌霄的这番话,?似乎引起了他的深思,通俗小说所具有的“当代性”,?这种说法,?倒是从未听过。

??京州府衙,?里里外外,?十分安静,?掉根针都能听见,时间仿佛凝固住了。

??人人都在想,刚才他们听了怎样一席讲话啊!在大兆的京州,?还没有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

??通俗小说是这么有意义的东西吗?就像把打马吊搬上正式的宴席一样古怪。

??可是,?听宋凌霄一说,又觉得,好像,?似乎,是有道理的。

??肯定是疯了,否则为什么会相信疯言疯语!

??人们在觉得有点道理和自己肯定是疯了之间纠结着,但是又忍不住去畅想,如果元若年间的京州,能有更多像紫皋哭哭客一样的作者涌现出来,将他们生活的当下全面深刻地描绘出来,那该是怎样一种幸福的事情啊。

??“确实,前代的诗文故事也很经典,很动人,但是,在已经听过千遍的故事里,想要寻找到共鸣,怎么说还是隔了一层的,有种隔靴搔痒的钝感,大家还是想看到直接切开现实生活,深入到时代新特征之中的当代作品。”

??“每一句话都是从当下的生活之中浮现出来的,带着邻里亲朋一样亲切又熟悉的语调,讲述着看起来平实、后面却深藏著作者人生经历的作品。”

??“就像《银鉴月》,紫皋哭哭客的审丑,迷住了这么多的人,究其原因,这样表现当代性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对于这样的作品,读者愿意宽容一点,不狗血,不大团圆也可以。”

??宋凌霄说罢,顿了顿,转向薛璞,说道:“这就是我对于薛编修第二点、第三点质疑做出的回应,《银鉴月》不是毁坏世道人心的作品,它有它存在的价值,不应该被禁掉。通俗小说也不是薛编修说得那样毫无价值,一个专注于出版通俗小说的书坊,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不能视为不务正业。不管是出于法理还是情理,都不应该吊销我们凌霄书坊的出版凭证,也不应该限制出版通俗小说的书坊的发展。”

??薛璞的嘴唇微微张开,一时之间,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宋凌霄这番雄辩,是他始料未及的,应该说,由于他从小受到的正统教育,一切对于仕途无益的行动,都是应该被排除在“正经事”之外的,而“正经事”之外的事,是不值得去研究的。

??所以,薛璞从来深想过宋凌霄说的这些问题,他直接接纳了他父亲传授给他的那一套评判体系,通俗小说就是浪费时间的“闲书”,里面说的故事都是“胡编乱造”,黑心书商用它“哗众取宠”,所以里面会有很多“诲淫诲盗”的内容,通俗小说于国计民生无益,就算直接砍掉这个门类也无所谓。

??薛璞对父亲的尊敬和顺从,使他不再思考父亲教给他的东西是对是错,因此,才能在看完了《银鉴月》之后,受到其中对丑恶事物的描写所激,一定要站出来高呼,此书十分邪恶,是本秽书,有害世道人心,应该禁掉。

??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可争议的,因此也没有去仔细地准备过、思考过,只想着这一次让“坏人”宋凌霄倒台之后,他就可以解救纯洁无辜的“失足好人”弥雪洇。

??结果,听完了宋凌霄这番话后,他竟然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弄错了,什么坏人好人,事情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弥雪洇之所以会跟从宋凌霄,可能有他的道理……?

??太奇怪了……这种感觉,薛璞从未体验过,他习惯于站在道德制高点,习惯于作为正义的一番批判他人,但是,这一次,他却觉得自己好像站到了反面的位置?

??这时候,原告席上的赵编修瓮声瓮气地开腔了:“薛编修,你被他绕进去了,什么当代性,什么审丑,难道当代性就是丑陋的东西吗?我看他是别有用心!”

??另一名清流书坊的编修也附和道:“就是,别看他说得那么多大道理,通俗小说的代表,不就是西南市场一车一车往外拉的建本小说么,不就是落第秀才客居无聊打发时间的读物么,你随便打开一本看一看,不过是粗制滥造、满纸荒唐,所写的内容也是千篇一律,十分无聊!”

??“哼,不错,我看这宋坊主就是为他们黑心书商发声,《银鉴月》里有什么当代性,什么元若五年的京州,我看就只有银五娘倒挂葡萄架,苏六姐解衣迎鞭挞!”赵编修从鼻孔里发出轻蔑的哼哼。

??顿时,府衙外的人又哄笑开来,这个赵编修真是有意思,虽然万般厌恶《银鉴月》,《银鉴月》书里的梗还是信手拈来啊。

??“啪”!梁有道一敲惊堂木,悠悠说道:“现在是被告陈词的时间,请原告方的人在没有被提问到的时候不要说一些没用的闲话。”

??赵编修瘪了下嘴,另外一边,被告席后排,梁庆冲着赵编修一阵挤眉弄眼。

??薛璞却是好不容易找回点正义一方的感觉,急忙挺直了身子,质问宋凌霄:“对,赵编修说得对,你能不能回答一下,你说的那些东西,就一定是通俗小说里面具有的吗?那你又怎么解释,通俗小说大多以银灰色请为噱头,而且陈词滥调!”

??宋凌霄默了片刻,说道:“我去年准备开凌霄书坊的时候,先做了一次市场调查,我走进了清流书坊,问一位姓林的编修,有没有那种书……”

??堂下爆发出一阵哄笑。

??“等等,这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薛璞警惕地说,“你不要毁谤我们书坊!”

??“然后林编修拿出了两本带插图的小册子,就是那种,你们懂的。”宋凌霄无视了薛璞的抗议,继续说下去,引得众人大笑不止,“我对林编修说,我要的是通俗小说,不是春宫,林编修一副你是不是当我傻的表情看着我,当我坚持说我要的不是这种,我要的是通俗小说时,林编修勃然大怒,他以为我是去找茬的。”

??“这到底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薛璞凭借身高优势,堵住宋凌霄的路,不让他背着手到处乱转,讲一些仿佛单口相声的东西来煽动情绪。

??“这不能怪林编修,真的,因为在大多正经人眼中,通俗小说就是春宫。”宋凌霄无奈地笑了笑,引得衙门内外又是一阵共鸣大笑,“我刚准备开凌霄书坊,出通俗小说的时候,我爹也以为我要靠卖黄书赚钱,赶紧跟我说,咱家不差钱,犯不着冒那个险,我就说没有没有,我就是出点教辅材料,很多事你没办法给父母解释,你们懂的。”

??在此起彼伏的笑声之中,宋凌霄接着说道:“所以,我刚听到我们书坊的发行梁老板说,有本书你必须看一看,我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因为梁老板说的那本书只有在青楼里才能看——”

??“哈哈哈哈哈……”府衙门口的人笑得直不起腰。

??“后来我拿到了那本书,就是《银鉴月》,我看的过程中,就跟作者掰扯,我说这段太黄了,不能发表,他说这表现了人物性格,不能删,我说这特么的表现了什么人物性格,他说这表现了吃果果的人物性格——”

??“肚子疼啊哈哈哈哈哈哈……”

??“他一定坚持要保留,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们书坊的规矩是,作者就是爸爸,我们把作者当爸爸供着,如果大家自己有兴趣或者周围有亲戚朋友有兴趣从事创作,可以带著书稿到我们书坊来,让你体验一回做爸爸的尊贵享受,我们的作者分成和作者维护都是一流的,我保证建阳书坊给不了您这个待遇。哦,你问清流书坊,你想当孙子,你就去清流书坊出书,不是我说的,是我们书坊一个试图跳槽的作者说的。”

??有几个人站不住,甚至笑得摔倒在地上。

??“话扯远了,反正我是尊重作者,所以按照他的意思出版了这本书,但是从宏观层面来说,我是不同意通俗小说里夹带银灰色请内容并以此为噱头的,为什么?因为人很容易为生理刺激付费,而商业出版又是利益导向的,一旦不加限制,书商逐利,真的就会把通俗小说做成春宫,而生理刺激这种东西,怎么说呢,我不是假清高说人不应该有**,而是一直停留在基本**层面,是无法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那一个本来很有发展潜力的文体,就会沦为擦屁股纸,对这个文体来说很可悲,对读者来说也失去了更多的精神享受。”

??堂上,礼部李侍郎听到此处,暗中点头。

??宋凌霄叹了口气:“所以,今天,关于‘秽书’的控告,我认罚,而且,我希望礼部能够出台更为详细的管控措施,抑制纯粹以写黄为噱头的通俗小说,但同时又不要为了省事一刀切,哎,我知道礼部是很难做,不过侍郎大人今天在这里,我就多说了两句,越俎代庖,贻笑大方了。总之呢,作为通俗小说的从业者,我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就多多仰仗礼部的扶持了!”

??说着,宋凌霄向李侍郎行了一礼。李侍郎一向冷峻的脸上,显出几不可察的微笑。

??“那我现在,就来回答薛编修和旁边几位清流书坊编修的问题吧,”宋凌霄转向原告席,“你们看到的正是通俗小说的现状,在大量的陈词滥调和生理刺激之中,很难看出这个文类有什么未来,这也不怪你们,这是我们从业者的问题。但是,请你们相信,至少前头还有《三国》《水浒》这样孤峰突起的作品,这是前辈们为我们竖起的丰碑、旗帜和目标,他们告诉我们可以到达什么样的高度,虽然存在于过去,却照亮了未来。”

??堂下一片寂静。梁庆率先鼓起了巴掌:“说得好,我们坊主说得太好了。”

??被告席前排,弥雪洇双颊泛起激动的粉红,两眼亮晶晶地望着宋凌霄,听过这样一番雄辩,弥雪洇简直要成为宋凌霄的迷弟了。

??原来,宋凌霄做《银鉴月》,是这样高瞻远瞩的一步棋啊,他当初还以为,这只是求销量的权宜之计,还是他想法太浅薄了。

??宋凌霄从未跟他解释过什么,他允许弥雪洇产生异见,但不要轻易向作者表露,现在,弥雪洇懂了,他刚接触这个行业,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如果贸然发表意见,可能会摧毁作者和他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我明白了……”弥雪洇喃喃自语,他的声音细如蚊讷,并没有第二个人听见。

??但是,这句恍然,却如同前路上的洪钟一般,响彻弥雪洇心间,一切都变得明晰了,他将坚定地走上这条路,一条成为合格编修的事业之路!

??……

??

??

??

??宋凌霄看着眼前冒出一条一条系统提示,不由得诧异起来,没想到演讲还有这种效果,早知道他就多讲几次了,对了,清流书院还招不招讲师?

??

??这俩有啥区别吗?就是说主角的主战场从朝堂大乱斗转移到市井百姓圈了?那打算一直赖在市井百姓圈的宋凌霄岂不是很惨,会受到腥风血雨的波及?

??要不然他逃到宫廷侯爵去算了——他开玩笑的。

??他相信,只要持续的狼性,持续的996,主角一定不会有精力出去搞七搞八!

??“我们凌霄书坊未来五年的出版重点,将放在通俗小说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与监督,我们会避免陈词滥调,规避银灰色请,力求推陈出新,推出更多市民朋友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宋凌霄笑眯眯地说道,“另外提一嘴,我们的画工和雕版技术,也将不断磨练提升,希望在这方面有专长的朋友加入我们。”

??说罢,宋凌霄转向堂上,向府尹大人和李侍郎行礼:“我说完了,请两位大人审判。”

??“嗯……嗯,小伙子,不错。”梁有道推了推老花镜,又歪向一边,看向李侍郎,“李大人的意思是?”

??李侍郎微微欠身,道:“那本《银鉴月》的审核确实递到了礼部,我们也组织了交叉审核,目前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

??梁有道恍然,原来“上意”是这样的,还好他没有轻举妄动。

??“既然如此,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梁有道一拍惊堂木,宣布道,“双方陈词完毕,书吏将状纸和抗词呈上来,本官和李侍郎商定之后宣判!”

??衙门里的书吏已誊写好双方的证词,拿到堂下来给薛璞和宋凌霄看过,两人分别画押,书吏收起证词,交给府尹。

??按照大兆律法,规定大事不出二十五日、小事不出十日宣判,像是薛璞和宋凌霄这样的民事纠纷,不牵扯到刑囚之事,梁有道和李侍郎商量了半个时辰,就定了下来。

??梁有道当庭宣判,凌霄书坊的《银鉴月》内含不符合出版规定的内容,有介于是首犯,且认错态度良好,仅予以停止销售、就地焚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不再予以额外罚款。

??凌霄书坊修改版的《银鉴月》已经在礼部备案审核通过,可以付梓刊行,但必须改换书名,消除前面的错误影响。

??宣判内容将张贴为告示,贴在申明亭、榜房上,另外邸报中也会刊出。

??宋凌霄松了口气,还好最后的处罚决定比他想象的轻一点,只是罚没违法所得而已,并没有要求额外的罚款。京州府衙门和礼部还是很给面子的。

??假如真的要求额外的罚款,他……只能问陈燧借钱了,呜呜呜,上一次的审核费他还没结算给陈燧呢。

??短暂的庆幸之后,宋凌霄又开始肉疼。

??终归还是不能违规操作啊,这好不容易销售额快要打破《时文选》创下的25万两的记录,眼下都要吐出来,宋凌霄的心在滴血。

??“梁庆,苏老三,回去盘一下我们账面上《银鉴月》的销售所得有多少,先尽快把罚金交上,不要耽误了后续书籍的出版。”宋凌霄说道。

??“这容易,不过……”梁庆迟疑了一下,说,“你说我们要不要把那十万两要回来?”

??宋凌霄一愣:“什么十万两?”

??“你真是贵人多忘事,你给作者那十万两预付金,要不要我去给你要回来?”梁庆说道,“按照大兆法律,如果是违法的契书,就失去了效力,而且咱们的契书里也写明了,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契书作废,衙门叛罚禁止销售,那不就是不可抗力么,你别说,这次临时下架《银鉴月》,我还得安抚进书的渠道,王老板赵老板他们,一向对我颇多支持,我不能让兄弟们跟着我喝西北风啊。”

??“你需要多少钱安抚渠道?”宋凌霄计算起来,“你先和苏老三对一下帐,我们《时文选》和《银鉴月》还卖了不少钱么,那些钱你拿一部分过去,看看够不够使。”

??梁庆只得说:“好吧,我就知道,你又要包庇作者,这件事,归根结底,都是吴……都是紫皋哭哭客一意孤行,现在他完全置身事外,我真替你不值!”

??“他需要做好的就是写出一部传世之作,他做到了,那就对得起任何人,没有什么值不值的。”宋凌霄正色道。

??梁庆无奈地拨拉了一下自己帽子上的孔雀翎,行吧,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

??审判宣读完毕,府衙大堂里的人也开始往外撤,原告席上清流书坊的人一个个趾高气昂地抬着头走了,似乎对于仅仅判罚凌霄书坊这么点钱感到有些不满,但是他们清流书坊毕竟是获胜方,不管凌霄书坊的坊主多么舌灿莲花,也不能改变判决结果,而且这个判决结果还将在大街小巷张贴一个月。

??“哼。”赵编修走过宋凌霄和梁庆身边,从鼻孔里发出一个不屑的气冲,拍了拍袖子,仿佛跟他们擦身而过,都会脏了自己的衣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