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 / 2)

作品:《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

崔主事气得说不出话之际,?余象天倒是像没事儿人一样,甚至向崔主事打听起京州城的美食来。

??“久闻荟珍阁、经古堂、曲池苑乃是京州三大名菜馆,不知道哪一家的南方菜做的好呢?我的嘴巴比较挑,?只喜欢吃甜口的,崔主事?不如您推荐一家,?我请您吃个便饭?”

??崔主事瞪着笑呵呵的余象天,在周围人眼中看来,?恐怕还以为他是气量狭小,?余象天这个奸商,?真是把伸手不打笑脸人发挥到了极致。

??“我不想吃饭!”崔主事冷着脸说道,“部里这么多事没做完,我不好出去乱逛,?还有,?你是商人,?我是官员,你我不能走得太近,?以后除了公务,?还是不要私下来往的好。”

??“哦?可是我听说,?崔主事经常和凌霄书坊的宋坊主一起在荟珍阁吃饭啊?”余象天笑眯眯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

??崔主事顿时打了个咯噔,?他这是什么意思。

??眼看着崔主事又瞪着一双惊怒的眼睛看过来,?余象天仍是笑呵呵地说:“既然崔主事喜欢去荟珍阁,那余某人就请崔主事在荟珍阁吃饭吧。您放心,是公务,?不是私事,?咱们之间坦坦荡荡,全都是公务,嘿嘿。”

??就这样,?崔主事心里又憋屈,又窝火,迫不得已跟着余象天上了荟珍阁。

??他本来想着,荟珍阁的位置一向紧俏,余象天临时起意来这里吃饭,肯定会吃个闭门羹,他是很乐意看到余象天吃瘪的。

??然而,却见余象天掏出一张大额银票,往小厮手里一塞,叫他临时给弄个位置出来,没想到这小厮竟然收了,在崔主事惊奇的目光中,从角落里搬出一张桌子,放在二楼走廊边上,给两人拾掇干净,斟上茶,一个临时的座位就这么出现了。

??“哈哈,我听说荟珍阁的位置紧俏,果然如此,不过,有钱能使鬼推磨啊。”余象天意味深长地说。

??崔主事气哼哼地往桌边一座,抖了抖袖子,问道:“有什么公务,余坊主请讲吧,我中午时间不多,过一会儿还要回部里去。”

??“嗨,崔主事,您别这么着急嘛,您看,我经营着建阳书坊,我们书坊一个月要出两百多本书,平均每天出七本以上,按照您那样的忙法,应该是要累死了,可是我呢,还不是坐在这里该吃吃、该喝喝?”

??听到这话,崔主事倒有些好奇了,既然是出版从业者,他当然听说过建阳书坊的出书效率,市面上缺少谁家的书,都不会缺少建阳书坊的书,当初部里决定和建阳书坊合作,也是因为建阳书坊几乎囊括了所有市面上的消遣小说种类,和建阳书坊签约,无异于一劳永逸。

??看见自己成功地引起了崔主事的好奇心,余象天笑了笑,决定给崔主事漏些甜头,好安抚这位看起来怒火中烧的古板官员:“崔主事,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从来不会去考虑要出什么内容,甚至连筛选我都不管,放手让手下的人去做,我只做一件事,就是赚钱,我要看到结果,什么结果,销售结果,我把有能力的人提拔上来,给他们大把的分成,让他们为我赚钱,能赚钱的留下来,不能的滚蛋,我的管理术就这么简单。”

??崔主事有些愕然地张开了嘴巴,这也未免太直接了吧。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然不是一个忙碌的领导者,他要把自己的时间空出来。”余象天悠悠地喝着茶,向崔主事介绍他的经验,“我知道,你们这些做书的人啊,不管是官员,还是文人,你们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涉及到文字的事情,你们要求这,要求那,什么原创性,什么社会价值,什么现实意义。这话不好听,但确实如此,做书,和做别的生意,没什么不同,能让更多的人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就是真本事,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好标榜的。”

??不知怎么的,崔主事心里非常抵触余象天的这套说辞,可是,余象天的成功事实又像一座铁打不动的山峦一样横亘在眼前,无法否认。

??“所以,这就是你编造一个‘风花雪月’系列,来蹭凌霄书坊热度的原因?”崔主事忍不住反问道。

??“哈哈,我蹭凌霄书坊的热度?”余象天笑了起来,仿佛这是什么十分可笑的事情一样。

??“你敢说你没蹭么?”崔主事一想到这件事就来气。

??“崔主事,我的崔大人啊,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余象天道,“你不会是认为,蹭别人热度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吧?你错了,蹭热度,那是一个商人基本的职业素养。”

??崔主事被余象天的无耻震惊了。

??“一个绸缎商人,在进货的时候,难道不会参考市场上最火的绸缎铺在卖什么颜色、什么质地、哪里出产的绸缎吗?一个经营服饰店的商人,难道不会观察街面上的男人女人都穿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的服装吗?能进到同款那是最方便的了,如果进不到同款,那就仿制啊,仿制的越像、成本越低,就越成功,难道不是这样吗?既然在其他领域,商业活动都遵从着这样的规律,为什么图书出版领域不可以呢?”

??崔主事张了半天嘴巴,在余象天笑眯眯的眼神注视下,搜肠刮肚半天,却只能说出:“你说的不对……这是谬论……图书出版怎么能和卖衣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说到底,崔主事只是没有从商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罢了,崔主事是从文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也没什么错,但是,想要获得市场的认可,文人的清高可是最要不得的东西哇。”余象天笑道。

??“你……”崔主事感觉胸口要上不来气了,他叫小二赶紧把窗户打开一些,给他透透气。

??“崔主事,我问你啊,你这么忙,是为了什么呢?是不是为了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在未来的述职中做出能拿得出手的业绩?”余象天稍微前倾身子,注视着崔主事,显示出对崔主事的前途十分关心的样子,“那么,在您的上级面前,什么样的业绩,才是拿得出手的业绩呢?在邸报上连载《银鉴月》吗?还是找来《三国演义》的作者来给你新写一部小说?”

??崔主事皱起眉头,他不喜欢这种被人窥伺心理的感觉,余象天懂什么,一个商人,也敢妄议官员的前途?

??“说句不客气的话,您的上级根本不在乎您登了多有价值的小说,他们在意的只有两点,一,邸报文化副刊的知名度、阅读量;二,邸报文化副刊安全、稳健,一期不落地排到明年,后年,里面的内容统统经过了审核,挑不出一点毛病。”

??又被余象天说对了!

??崔主事不由自主看向余象天,他皱着眉头,似乎很不愿意承认余象天的话切中肯綮。

??“而我,余象天,我经营的建阳书坊,正好可以给您提供这样的机会。”余象天举起了茶杯,向崔主事敬上来。

??望着余象天笑眯眯的面容,崔主事不情不愿地去拿桌上的茶杯。

??确实就像余象天说的,他们之间的合作,并不仅仅是对余象天有好处,事实上,这对崔主事有更大的好处,他们各取所需,维持表面的和谐,这是最好的选择,聪明人的选择。

??所以,崔主事必须放下他的小脾气,他的文人品格,屈服于余象天的安排。

??就在这时,楼梯下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一群年轻人说笑着走上来。

??荟珍阁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座位非常紧俏,在这里吃饭的人一般非富即贵,而这些人来此地约座位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有正经事要办,尤其是这样工作日的中午,这些人吃饭也是气氛挺严肃的,大家都一本正经地说着正事。

??突然间听到轻快的笑声,令人精神一振,不由得往楼梯口看去。

??这时候,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凌霄书坊的员工们,接二连三地从楼梯口冒出来,每一个转过来,都和崔主事、余象天这一桌打了个照面。

??崔主事快要尬死,脑袋低垂在茶杯口上,若不是茶杯口太小,他脸太大,他可以努力一下钻进茶杯里的。

??嘤。

??今天是《连载小说月刊》的第一波销售数据从江南地方传过来的日子,一大早,梁庆就接到了钱老板的八百里加急专递,告诉他,下一期他们还会继续订,希望梁庆给他们准备充足的货,至少是创刊号的十倍。

??十倍!

??梁庆得到这个喜讯之后,立刻汇报给宋凌霄。于是,宋凌霄拍板,请大家在荟珍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