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讲座之后的辩论(1 / 2)

作品:《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

宋凌霄想,?这倒是有趣,江南的风气果然开放,通俗小说也能拿来开讲座,而且题目好像很学术。

??听说,?这个讲学的值雨斋,?是个什么博学鸿词科的教授。

??不过,大兆的科举体系里,?有这么一个博学鸿词科吗?

??宋凌霄站在人群之中,?等待教授上台演讲的时间里,忍不住对陈燧提出这个问题。

??“你上了一年的国子监,?还不知道科举有哪些科目吗?”陈燧笑道。

??“我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才奇怪,?好像并没有这么一科啊。”

??“确实没有,?”陈燧解释道,?“这博学鸿词科,乃是大聿朝所设的科目,专门招募饱学之士,?后来国朝之初,?逐渐形成以经义、策论为主的八股考试,?博学鸿词科便作废了。”

??“喔,原来如此,?那么博学鸿词科就是一种敬称了?说明他像先贤之中的饱学之士那样博闻强识、学富五车?”宋凌霄举一反三道。

??“嗯。”陈燧颔首。

??“两位不是本地人吧?”忽然间,前头的年轻文士回过头来,冲他们二人笑道,?“这位兄台说得不错,博学鸿词科确实是一种敬称,我们周教授,那是江南有名的饱学之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比起那只懂八股文的腐儒不知高出多少,可惜啊可惜,朝廷只知八股取士,却白白放掉了周先生这枚大才。”

??宋凌霄诧异,不愧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位兄台,你也很敢说嘛。

??“不瞒您说,我们确实不是本地人,我们是从京州来的书商,我姓宋,这位是我朋友,衣帽店的陈老板。”宋凌霄拱了拱手。

??那年轻文士笑道:“没想到京州的书商竟会千里迢迢跑到余杭,真是奇哉怪哉。”

??他那语气里带着几分轻蔑之意,似乎认为京州的书坊界没什么叫得出名头的人物。

??嗯……京派和海派的互相瞧不上真是由来已久啊。

??“那倒是没什么奇怪的,毕竟你们江南的文士,也在讲京州的通俗小说呀。”宋凌霄笑道。

??陈燧暗中给宋凌霄竖大拇指。

??“这位小兄弟,年纪不大,反应倒是很快,”年轻文士不以为忤,反倒面露赞赏之色,“不错,这部《天外飞星记》确是京州书坊界的一座高峰,堪称孤峰奇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哦?”宋凌霄笑了笑,“那就怪了,我听说《绣像本第一奇书》才是孤峰奇绝,堪称传世经典,这部《天外飞星记》的确新颖,但它毕竟是一部幻想小说,而且只连载了两期,能给得了这样高的评价吗?”

??年轻文士这时才收了轻忽的态度,冲宋凌霄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是在下唐突了,看宋兄弟年纪不大,便说了些浅陋孟浪之语,还望宋兄弟不要见怪才是。”

??“不敢不敢。”宋凌霄也学着他的样子客气回去。

??“在下张紫竹,是周先生的弟子,若是宋兄弟愿意多留一会,讲学之后,在下可以代为引荐。”张紫竹十分热情地说道。

??“……好啊。”宋凌霄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奇遇,“冒昧请问一下,周先生是在江南书院任教吗?他和江南书院的周山长是什么关系?”

??“您竟然还认识周山长,失敬失敬了。两人并无亲缘关系,只是恰好是本家罢了。”张紫竹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那就不怕露馅了,书商宋和衣帽陈的名牌可以继续使用。

??这时,那位值雨斋周先生登上高台,开始讲学,众人纷纷静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到那高台之上,灯火辉煌之中。

??宋凌霄一开始还在想,为什么讲座要搞到晚上来讲,后来一想明白过来,并不是大家都像他这般工作日白天没事干,想来大家也都是忙完了一天的学业,才聚集到此处,继续夜间的文化活动的,真是氛围浓厚啊。

??听完一个时辰的讲学,宋凌霄只觉得思路又开阔不少,这名周先生,果然是个饱学之士,许多天文理论,令人惊奇地逼近了后世科学论证的结果。

??而且他引经据典,说了许多宋凌霄想都没想到的书,并且都很有启发性,宋凌霄赶紧把这些书都记下来,以便回去给韩知微找参考材料。

??唉,可惜这次没带韩知微来,否则南北学术交流一番,肯定对创作多有裨益。

??而且,这位值雨斋先生,对《天外飞星记》的作者多有推崇,言谈之间不断申明他想上京州见一见这位“孤峰卓绝”的作者——听到值雨斋这个词儿,宋凌霄才知道张紫竹的形容是从哪儿学来的。

??在讲学的最后,值雨斋讲了一段对后续情节的推测,讲得极其精彩,宋凌霄都想给他录下来,回去播放给韩知微听,看看,你读者给你把后面写啥都想出来了!

??你再不快点写的话,他们就要把你的剧情全猜到了!

??“宋兄弟,这边请。”

??讲学结束后,在张紫竹的带领下,宋凌霄和陈燧来到讲学处后面的休息室里,刚登台完成了一次讲学的值雨斋正在喝茶,他自备了一个大茶缸子,一边喝茶,一边看书。

??值雨斋一抬头,看见张紫竹进来,立刻招了招手,叫他过去。

??“紫竹,叫你整理的那些资料整理了吗?”值雨斋语速极快地问道,显出他思维反应迅捷,是个很聪明的人,“后天还要在解忧园和书市上讲学,等这两天过了,《飞星记》第三期便出来了,你别忘了去余师傅那取最新一期的《连载小说月刊》——他们两个是你带进来的?你怎么能不问我一声,就把闲杂人等带进这里来?”

??值雨斋的目光迅速在宋凌霄和陈燧身上扫过。

??没有什么恶意,不过也不在意,就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做学问的人特有的一种傲慢,只要是和学问无关的,无所助益的人、事,他们都懒得分心去管,也不希望这些人、事来扰乱他们快节奏的学术研究生活。

??“他们两个是京州来的书商,宋兄弟和陈老板。”张紫竹忙引荐道。

??“他们是书商?”值雨斋显然不相信,看起来明明还是小孩子,感觉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弟子又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这位宋兄弟似乎对《天外飞星记》颇有了解,所以我才带他来见您的。”张紫竹赶忙解释道,头上不知不觉冒出一层汗。

??“哦?”值雨斋终于露出些兴味来。

??“周先生,我姓宋,叫……宋二,这是我朋友,陈六。”宋凌霄自我介绍道,顺便给自己和陈燧编了个名字,古代出身普通的人经常按照家里排行来取名字,比如宋凌霄在他家排行老二(老大是宋郢)就叫宋二,陈燧是六王爷就叫陈六,有理有据的取名,又好记,完美。

??“周世襄。”值雨斋也稍微客套了一下,但是仍然是冷冷淡淡的。

??“实不相瞒,我和《天外飞星记》的作者有一面之缘……”宋凌霄刚说到此处,就看见值雨斋那冷漠的眼睛里突然迸发出一道精光,突然兴奋地盯着他,把他吓了一跳,而且值雨斋的表情也从僵化的状态焕发出了容光,表情生动地望着宋凌霄,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麻蛋,这就是粉丝听说作者大大消息的亢奋反应啊。

??“他是国子监里的算学博士……的一个朋友,我正巧和那位博士认识,所以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们谈起《天外飞星记》,他说本来是想出一本算学专着的,后来又觉得有些猜想尚未得到论证,不好直接发表出来,不如写成幻想小说,也能引起大众的兴趣,说不定就能吸引到有识之士,来和他一起讨论那些艰深的算学难题。”宋凌霄说道,接着,他主动向值雨斋示好了一下,“比如您这样的饱学之士,如果能当面交流,或者书信交流,作者都是极高兴的。”

??值雨斋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又松开,后背也挺了起来,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神情:“那自然……自然是很好的,只是,我不知道该往哪里写信,不知道小兄弟可否代为引荐……对了,小兄弟刚才说你姓什么?”

??麻蛋,果然没记住。

??“姓宋,宋二,京州书商。”宋凌霄保持礼貌的微笑,“其实您可以直接给出版《连载小说月刊》的凌霄书坊写信,凌霄书坊的收信地址就在读者问卷那一页。”

??“太好了!”值雨斋拿起手中的书,翻了起来。

??他并未发现,对面俩人的脸色都变了。

??因为,值雨斋手中拿着的素色封面的书,不是别的,正是《连载小说月刊》第二期的盗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