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8章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2 / 3)

作品:《历代王朝更迭

哪知刘秀早就料到他为人机警,肯定会亲自出城前来探访,于是就在父城巾车乡埋伏了一部分兵力,请君入瓮。待得冯异走到巾车乡,刘秀的伏兵突然杀出,将冯异团团围住。冯异此时势单力孤,知晓反抗也没有意义了,索性就放下了兵器。其实,在这之前,他就知晓刘秀的大名,只是不知道他是否名副其实,所以才没有立刻投降。

恰好这时,冯异的堂兄冯孝以及同郡人丁綝、吕晏,都投奔了义军,而且此时都在刘秀帐下做事。他们深知冯异之才,便联名向刘秀举荐冯异。刘秀顺势就采纳了大家的意见。

冯异见刘秀不杀自己,再看刘秀气宇不凡,立刻便生出了投效之心,只是此刻自己家中尚有六十岁的老母亲需要奉养,冯异必须要回去一趟,于是从容不迫地向前来招降的刘秀说道:“家中老母年事已高,需要人侍奉。倘若冯异跟着将军走了,家中老母谁来侍奉?而且现在您用冯异,不过是用一个匹夫而已,他能发挥多大的能量?可是如果您放我回去,我有把握让这一带都听从您的指挥。”

其实,这也是冯异的试探,看刘秀是否一定值得追随,刘秀见冯异言辞诚恳,遂准了他的请求。果然,冯异一回到父城,就对县令苗萌说道:“如今汉军诸将只知道横行抢掠,祸害百姓,我们不能够将城池和军民都交给更始刘玄。唯独刘将军所到之处,从不掳掠,从不惊扰百姓。本官观其言语举止,绝非庸人,我等可以归身于他,可图大事!”苗萌素来敬重冯异之才,听到他这样说,遂将父城五县孤立,不服王莽,不侍刘玄,只听从刘秀的指挥。

此后,刘玄多次带兵前来,想让冯异开城献降,都被其严词拒绝,刘玄大怒之下,派兵攻伐,却一直不能破城,只能悻悻而归。后来,刘玄派出的王匡大军攻克洛阳,准备打算从宛城迁都洛阳。刘玄委任刘秀做司隶校尉,到洛阳去置办行宫事宜。冯异、苗萌等人听说刘秀从父城路过,心想终于可以有机会向刘秀显示自己的忠心了。于是立即开门迎接,奉以牛肉、美酒招待,刘秀知道,父城迟早要交到刘玄的手中,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算什么,关键是自己可以通过冯异、苗萌的所作所为认识这两个人。刘秀到了父城,授予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准备带他们一起北上。冯异不仅自己誓死追随刘秀,还积极向刘秀推荐英才,如同乡父城人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人,叔寿、段建、左隆等人,刘秀也都让他们做了掾史。刘秀自昆阳之战以来,天下英雄应者云集,在收服冯异等人之前,尤其令人瞩目的,就是祭遵与王霸二人。

祭遵字弟孙,颍川郡颍阳人。外表看来,祭遵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其实不然,祭遵一直以卫青、霍去病等千古名将为榜样,性情刚毅,固执顽强。一次,家乡县吏来欺辱祭家,祭遵一怒之下,拔剑将其斩杀。自此,祭遵的凶名便传开了。当时恰逢流民四起,烽火大燃,县衙见其有勇略,也就没有责怪他,反而给予他一个县吏小官做,以维持当地治安。昆阳之战胜利结束,刘秀带领军队路过颍阳,祭遵早就听闻刘秀贤名,心中甚是仰慕,多次求见刘秀。恰逢刘秀广纳贤才之际,刘秀爱其仪表不凡、才华卓著,遂留他在身边做了门下史。

另一人王霸,字元伯,颍川郡颍阳县人。他的父亲曾经做过颍川郡的决曹掾。决曹掾,也就是郡里主管司法、监狱事务的官员。后来,他本人由于才能卓著,通过其父亲的关系,便做了狱吏,但却离他的政治抱负十分遥远。因为王霸少年时,就深深地受到父亲的影响,极为推崇法家韩非子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的方论。长大后,王霸为人慷慨豪放,更不会以做狱吏这样的小官为念。他胸怀大志,抱负远大,小小狱吏,方寸之地,怎能够容纳下他这一匹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