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春眠不觉晓(1 / 4)

作品:《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233章春眠不觉晓

科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它能选拔选拔官员,同时也能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以前科举制中,都是世家大族占多数,因为他们要钱有钱,要书有书,起点就比寒门士子要高,所以出头的人比寒门士子多也正常。

但是人数多,总比彻底垄断要好。

科举制度以前,朝廷上的官员几乎都是世家大族子弟,寒门出头的机会才叫渺茫。

如今在科举制下,虽然寒门出身的官员总体数量还是比不过世家大族,但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如今朝堂上寒门出身的代表,就是大唐宰相马周、大理寺卿孙伏伽。

这些年,寒门仕子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虽然依旧比不过世家大族,但也算是能说上话了。

这次开设科举,并非李泰的命令,而是李世民留在尚书省的圣旨。

这次李世民似乎铁了心要和世家大族作对,一系列的命令,几乎都是在针对世家大族。

但现在李世民人在高句丽,世家大族要想找他理论也可以,跑去高句丽就行了。

世家大族显然没那个胆子,所以只能乖乖忍着。

这一次的科举,寒门或许能出不少人,之前大清洗那么多次,官场上少了许多位置,原本都是让下一级顶上,但顶来顶去,肯定还是有空缺。

所以现在科举,也算是填补以前的空缺吧。

这次科举,许多人都很重视。

特别是山东氏族和江南华族,一时间也停止了争斗,专心准备应对这次科考!

这次科考,录取人数为四十六人,并且情况和以往不一样。

先不说考试难度,只要能成功中进士,那就能直接入朝为官。

所以这是一个增加自己势力的好机会,只要成功让自己的人科考成功,那在朝堂上就能多出许多话语权来。

所有势力都在争着,原本大家携手一起对付朝廷,结果听说朝廷要开科举之后,这个松散的联盟瞬间破裂,稍微思考一会儿,大家就很默契的倒戈相向。

朋友…得了吧,谁跟你是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