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七十章:帝心难测(2 / 5)

作品:《锦衣

天启皇帝还是很懂得反省的,细细一琢磨,还真是。

他便更加的怒不可遏了。

于是他恼怒不已地道:“他们要反,难道士兵们就跟从他们?”

张静一觉得天启皇帝有时候还是还单纯的,便道:“陛下,历来造反,从来没听说过,我要造反的,即便是太祖高皇帝,还提出了驱逐鞑虏,成祖皇帝,还打出了奉天靖难,还有……”

“你别说啦。”天启皇帝脸若猪肝。

张静一一时无语,只怪自己对其他的历史了解得甚少,只能举出这么几个老朱家的。

于是便继续道:“再者说了,陛下,眼下这辽东当真有朝廷的官军吗?这些官兵,但凡是精壮的,哪一个不是辽将们的家丁和私奴,与辽将们休戚与共?他们都是一伙的。”

这是实话,建奴崛起之后,对于辽将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狂欢。

首先辽将们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官兵私有化,私有化到了什么程度呢?

譬如那个谋反被抄家的山海关副将吴襄,在历史上,这个吴三桂的爹在崇祯皇帝时期,成为了总兵,有一次崇祯皇帝询问吴襄……这是有过历史记录的。

大意是,崇祯皇帝问吴襄,我一年按十五万人的军饷给你拨款,你现在的军队有十万人吧?

吴襄很直接,回答是没有。

崇祯那二货便又追问,没有十万,五万人总是有的吧。

吴襄则回答,陛下,其实我就三千家丁,其余之人,都是老弱病残。然而这三千人,臣皆以兄弟之礼待之,所以请陛下放心,他们都是精锐,都是英勇善战的,陛下不用忧虑没有人帮你杀贼,只要帮我解决粮饷问题就好了。

十五万人的军饷,吴襄自己养了三千家丁,其余的……要嘛就是花名册里的一个数字,要嘛就是打杂的。

而吴襄所谓的兄弟之礼,其实就是把这三千人的户口转到自己家里了,和他吴襄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