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一十六章:礼义廉(2 / 5)

作品:《锦衣

孙承宗性子比较急:“黄公所言甚是,此事非同小可。当初倭寇袭边,我沿岸百姓便损失惨重,自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诸省,俱为我大明丰腴之地,更是国家赋税所在,一旦有失,则便是我等尸位素餐了。”

他说罢,众臣已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有人道:“那么孙公有何策?”

孙承宗想了想:“老夫的办法倒是很简单,朝廷理应派钦差至沿岸数省,设督师,总揽水陆军马,如此,方才好协调水师和陆军。只有职权统一了,才可便宜行事。”

这其实倒也是大明的常例了。

最初的时候,哪一个地方出了事,朝廷往往派总兵去都督该省的军事,不过很快,大家就发现,单凭总兵是没有办法解决大问题的,因为总兵只是一个武官,调动不了任何一个文臣,单纯的负责军事,也调不动本地的官员进行配合。

于是到了后来,朝廷便钦差了人员,成为巡抚,以巡抚的名义,负责该省的民政和军政。

这倒是协调好了,可问题再到后来,又出了问题。

因为巡抚只能管一省的事,可倭寇出现之后,大家发现,你浙江巡抚指挥调度得当,浙江成了难啃的骨头,结果人家立即跑去了福建或者是南直隶,而浙江巡抚的兵马,一见倭寇逃至了临省,却也只能望洋兴叹,不敢越雷池一步。

毕竟,他们没有这个职权,一旦过界,就可能要背上擅调兵马的忤逆之罪。

嘉靖年间的时候,为了便宜行事,于是朝廷索性,便派出钦差,任为总督,而这总督,往往管理二至三省的军事,在他的辖下,但凡是倭寇蔓延的地方,都可以管,这便为解决倭寇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现在,一旦奏报成真,一旦对方从海上袭击,就完全不可能是两省至三省的问题了,可以说,沿岸的六七省,都随时可能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