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丰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3章 我不想接受采访(1 / 3)

作品:《丰碑

老人哽咽半晌,无法继续诉说。

刘晓兵上前轻声安慰,好一阵子老人才平静下来。

他擦了擦眼泪,说道:“从那之后,他就记不清自己是谁了,只记得自己叫王保国,老家在山东,那个救了他的战友,叫郝树林。”

“郝树林……”

刘晓兵低声念叨着这个名字,又问:“那后来呢,这个郝树林追认烈士了么,他的遗骨埋葬在哪?”

老人点头说:“烈士倒是追认了,但没人知道他家是哪的,就在山上给他立了一个墓,跟他一起的,还有其他几个一起牺牲的战士,有的知道名字,有的不知道名字。”

刘晓兵暗暗叹了口气,在档案室工作的这段日子,他查找到了太多类似的情况,可以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大部分为了国家和民族捐躯的烈士,都因为无法确认身份,成了无名英雄。

像老人口中所说的这种,最后还能有个墓地,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那……他还记得其他战友的名字么,有没有跟你说过?”

刘晓兵再次问道,这个问题其实也很重要,有利于帮助确认王保国的真正身份。

老人摇摇头:“他从来没提过,唯一总念叨的就是那个郝树林,他在走的时候还不断地说,终于可以和战友见面了。”

看来这个王保国除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其他的人和事情几乎都已经记不清了。

陈四平开口插道:“我刚才打过电话了,牛大爷家里的确也是闯关东过来的,但他说,他哥哥没有山东口音,因为家里很早之前就到这边安家落户了,所以他们都是在东北出生和长大的。”

“没有山东口音,那应该就不是了吧……”

老人有些失望,刘晓兵安慰道:“那也不一定,有些人在受到刺激之后,可能会诱发一些潜在基因,有人还在大病或者灾难之后突然会说外语呢,这都有可能发生……大爷,您也别急,等回家找到那张照片,一比对就有答案了。”

老人也只好点头答应。

刚好在这时,房门被推开了,一个女医生走了进来,还带着两个护士,给两人检查了一番。

“你们的指标目前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还需要再留院观察几天。尤其是这位老人家,情况稍严重一些,一定要住院一段时间,根据情况,可能还需要注射几次血清。”

老人一听就急了,忙说:“大夫,你看我这也没事了,腿都消肿了,就是一点皮外伤,你就让我回家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