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丰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2章 十八封家书(1 / 2)

作品:《丰碑

张海丽在电话那端点着头,久久说不出话来。

就这样,金英莲终于如愿找到了恩人的家人,张海丽也见到了一直为大哥扫墓的朴英珍的后代。

亲如一家的浓厚亲情,感动了许多人,也让林鸿雁由衷地欣慰。

来朝鲜之前,林鸿雁曾彻底难眠,祈祷着能够找到爷爷林有方的消息。

然而,当她看到烈士纪念碑上那长长的一串名单,尤其是那些写着“无名烈士”的名单的时候,她内心的想法,已经完全改变了。

只要能为这些烈士找到家属,她此次前来朝鲜的意义,便远远超过了自己先前所许的心愿。

林鸿雁的心愿,其实也是整个“英魂回家”志愿者团队的心愿。

志愿者团队成立了一个分析组,他们将刘晓兵在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找到的名单,与从烈士家属那里收集到的烈士名单细心的分析、比对、核实,核实出来一批就公布一批,由当地志愿者接力寻找烈士亲属。

其实,在“英魂回家”志愿者团队,帮烈士们寻找亲属的时候,广大网友们,包括李箓全,也在积极地帮助林鸿雁寻找着林有方爷爷的线索。

刘晓兵一行人准备离开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的时候,李箓全带来了一叠家书。

这是当年,一位志愿军烈士,在牺牲的时候留下来的。

十八封家书,一封,都没有寄出去。

刘晓兵几乎不知道自己在双手接过那厚厚一叠家书的时候,心情到底是怎么样的,他只知道,自己的双手,很沉,也很重。

漫长岁月的浸染下,家书已有些残破,但字迹依旧清晰。上面的字挺拔俊秀,若字如其人的话,写这十八封家书的人,也一定是一位挺拔而俊秀的士兵。

“家中现在情况有什么样的变化?希望兄长多指教照应我儿建国,以免在外挂念。切记,一定别忘回信。”

日期是1951年6月1日,朝鲜平壤县龙口李村,落款是“姜重晚”。

原来这位烈士的名字,叫做姜重晚。

“弟现在身体强壮,不需兄长挂念。但不知家中情形如何,生活怎样,老少可安?弟现在正为朝鲜人民出一点力,上级已经批准一大功,待来到时,弟再把奖状邮到家去。”

“兄长近来你的身体很好吗?精神很愉快吗?全家平安、生产很好吗?我心里十分挂念,没有给兄长多多的去信,请兄长原谅我吧。”

“现在我们为了祖国幸福,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我们战斗在前线上,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望兄长一切安好,待我凯旋归国。”

前几封信,都像是写给自己兄长的,在此之后的两封,则像是写给他心爱之人的。

“这次来信没有别的事,就是分别太久没有见面,但是我想你的情分没有分别,我在外经常挂念你的身体如何,照应家事怎样。希望你好好爱护自己身体,家事更加注意些,我在外面不需要挂念,见信犹如见面,我的心意都在这字里行间,勿挂念,我很好。”

“我现在抗美援朝,一心一意保家卫国,帮以前受了压迫的自己报仇,所以当兵也是光荣的。”

眼前是还未散尽的硝烟,心里则是家中挂念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