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古来恩遇无堪比,重臣议取二十年(2 / 5)

作品:《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

“你是说,要修《宪宗实录》?”老皇帝笑道,“那简单了,杨慎才学的确很不错的,让他来做这件事,以杨廷和为首,杨慎具体执行,倒也算得上优待老臣。不过,这样一来恐怕杨廷仪的兵部右侍郎当不成了。”

“若是有才能,去江西也好,去浙江也行,若是没有才学,高其官而削其权,国朝开国至今,英烈十数代人,总得有编纂他们的故事留给后代儿孙看,”卫央建议,“更何况杨廷和的一些做法是很有必要继承的,此人位极人臣,然不恤自身,不置业,不买田,不从商,不受贿,有他在,朝臣就多了一面镜子,何况……”

他原本不了解这个人,多的是彼此交手时候的讨厌。

但这次侦察所获,令卫央大开眼界。

杨廷和罢官之后,依旧统领京师的大小官员,在短短数月内,此人安抚民众,清查冤狱,镇压地主豪强,缓和阶级矛盾,革除一部分弊政,最要紧的是,中原深秋遭遇了洪灾,流民被人组织起来意图谋反,杨廷和不动声色,强令户部开仓放粮,一面裁撤军队中的老弱,清查军队中的空头军卒,空出一大批名额,在这短短数月内为朝廷招纳新兵三万户。

这可是相当了不起的魄力,可以说杨廷和是拿着自己的脑袋评定民乱。

做完了这些,杨廷和令老卒带领新兵出京师三百里,一方面镇压流民,一方面镇压趁机兼并土地的地主豪强,虽说目的是为了给大明朝廷续命,但效果是利国利民,有利于穷苦人活下去的。

“乱民中,有当年刘六、刘七甚至于杨虎留下的人员,此次趁乱而起,却未能惊动一州一县,这是杨廷和的功劳。”卫央赞叹道,“平定流民起义而天下不知,此公有大功于社稷。”

还有这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