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三章 步枪就用汉阳造(2 / 3)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但是奇怪的是在这片滩涂之间,竟然有一段地方适合建设港口,这就是后世的大丰港,据说这个港口的水道是由一股长年存在的洋流冲出来的,只有本地的渔民才知道这条水道的存在,外来的船只靠近岸边很容易就陷到淤泥里搁浅。董书恒在这里建设一个港口起名叫盐城港,这个港口基本上就是台北的工业区自己使用。进口的钢材、矿石、机器大多是到这个港口在通过小船转运过来。

要是有外敌攻打这个港口,没有内部的人引航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没有靠近港口就全军覆灭。

因此,董书恒将工厂区建在这里对防守非常有利。只要守住几个重要的水道还有路口就万事无忧了。

李存训上前给哨兵们出示了证件,哨兵们立刻激动地向董书恒敬礼放行。

又向前骑马前行了几公里,一共穿过了三道关卡。终于看到了一道高耸的围墙,围墙的上方还有马道,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个棱形的炮楼,能看到炮洞伸出的黑黝黝的炮口。

董书恒知道这是兵工厂自产的75毫米后膛炮,虽然赶不上克虏伯的水平,但是董书恒抄袭了克虏伯的灌钢工艺,让兵工厂的工匠用到了火炮制造中,终于制造出了实用的后膛炮。

因为哨兵提前报告,所以现在兵工厂的一众主要领导都到门口等候。

“参见总统,欢迎总统考察兵工厂。”

“大家辛苦了,不必如此。我今天就是看看新装备。大家各忙各的去吧。”

说着就在厂长耿嘉的引导下进入了兵工厂。耿嘉是大匠师王冲千老先生的大弟子。以前在火器局做主簿,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是却偏爱兵器制造,明清以来的兵器制造书籍基本上都被他研究透了。后来又从上海购得一些西方的兵器书籍杂志,自行研究。

董书恒的兵工厂缺乏专业的人才,成立书院前夕,王老先生就把这个大弟子,介绍给了董书恒。后来耿嘉到了兵工厂看到了这么多专业的设备,就赖着不走了。

整个兵工厂占地面积有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分为大大小小十几个车间,后面还有一片武器试验厂还没算进去。

通过接连不断地砸钱进去,这个兵工厂单论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董书恒直接来到了试枪场,他首先要参观的是新定型的53式步枪。这个就是咱们中国一直用到朝鲜战场的汉阳造了,它是一款经典的栓动步枪。

约翰·拉德福德以及几个技术人员正在实验场等待着董书恒的到来,对于这个老板,约翰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对枪械懂得真多,恨的是他懂得太多,以至于让他们技术人员都感到无法超越的绝望。

约翰现在是兵工厂的首席工程师,签订了保密协议后,他已经准备把家人都迁到中国来,加入中国国籍,他的家人在中国将会过上富豪一般的生活,要知道他在美国的时候只是一个贫穷的工匠。

在美国像他这样的技师实在太多了,而美国并没有多少的常备步兵,所以兵工厂竞争压力很大,根本养不了那么多的技师,这次写信让自己的家人过来,他甚至喊了自己的几个朋友一起来中国,他们在美国也过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