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一章 南洋水师(2 / 5)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董大人,下官听说大人准备在扬州新开一个大型市场,不知道上海的商人、洋行可否去置办商埠?”

“这当然没问题,吴大人手上还有生意吗?”

“下官已经不管生意上的事,但是下官的族兄还管着一家洋行,做些贸易贴补家用。”

“哦,吴大人无需多虑,运河市场主要是为了保障京中的物资供应。这件事是琦善大人提出来的,长毛现在在镇江截断运河南段,京城的物资一时吃紧,我等作为臣子要为皇上分忧啊!”

董书恒听出来了,吴键彰这是怕董书恒另起炉灶,用扬州取代上海直接与洋人贸易,那样子就会侵害他们这些买办的利益。

董书恒严重怀疑吴键彰这个官不是自己捐的,而是十三行集体帮他捧上去的,为的就是控制上海的对外贸易。

无论是中国商人还是洋人,进出口货物都要走他们的洋行倒一下手。洋行什么不做就能赚取大量的利润。

其实最让董书恒厌恶的是这些十三行商人是鸦片贸易的最终推手。英国人不可能把鸦片直接卖到中国的内陆。他们都是用大船将鸦片运到近海。然后,这些买办商人利用一种速度极快的走私船,将鸦片运到岸上再行分销。

另外,贩卖华工的活动跟他们也脱不了关系。

一定程度上说,这些买办比洋人更加可恶。

“董大人对朝廷真是忠心可嘉呀。”

“董大人,听说您筹建了长江水师,不知大人是否能派水师保护东南的沿海商路?近几年,浙江沿海的海盗逐渐增多,国内走近海的商船经常被劫持。”

这个事儿应该是真的,这些买办大多是广东商人,他们拥有沿海大部分的近海船队。由于洋人的轮船越来越多,原来的一些小型近海商船都失去了生计,许多人在近海成了海盗。洋人的海船大多都有武力保护,他们一般不敢去动。近海的中国商船则成了他们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