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七一章 第三次华沙战争(2 / 3)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否则现在自己这些人是不是要和新朝的军队兵戎相见。那么整齐地倒下的肯定是自己了。

想到了这里,城上的兵丁觉得自己似乎又捡回了一条命。

不仅是两翼的骑兵,前后方的骑兵也进入了射程。

列昂尼德以为靠近一些就能够摆脱火炮的射击。

可是进入到了近前之后,复兴军的迫击炮依然在连续不断地消耗着冲锋的骑兵。以至于骑兵都无法聚到一起去。

因为的聚到一起的骑兵总是被当作优先打击的对象。

列昂尼德发现对方就是要用炮击将己方的骑兵阵营变得稀疏。这样骑兵就无法穿过他们步枪形成的封锁线。

而对方的步枪可以封锁到五百码的距离。五百码啊,足足是哥萨克骑兵所使用的燧发枪的五倍啊。

自己这边连五百码的距离都冲不进去,如何还能够对对方造成威胁呢?

这个时候,他放眼战场,见到了领他感到愤怒的一幕。

两翼的骑兵更加的不堪,一万人被人家两千人打的狼狈逃窜。

是的,此时两翼的哈萨克骑兵已经崩溃了,这些哈萨克骑兵本身就是从牧民中征调的。

不然列昂尼德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人。整个哈萨克草原的哈萨克牧民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百万,他们还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

这三大部虽然全部都被纳入了沙俄的统治,但是哈萨克的沙漠草原那么广大,沙俄并没有能力完全掌控这些人。

只能够通过一些亲近沙俄的当地头人加以控制。

甚至,哈萨克人中还存在反对沙俄的人存在。比如1947年牺牲的科涅撒热汗就是哥萨克的最后一任反抗沙俄人的大汗。

虽然现在哈萨克草原上已经没有了大汗,但是哈萨克草原那么大,防反抗的的势力依然存在。

只是满清之前闭关锁国的政策,让这些人找不到合适的靠山而已。

以左季高的老谋深算,他一定能够想到这次要是打败了沙俄和哈萨克的联军,那么很快就会有人找上门来,请求华夏的支持。

到时候,华夏和沙俄角逐的战场就转到了哈萨克草原上了,而西域将成为后方。

那时候左季高要建立的伊犁河水师以及火轮船队就能够派上用场了。

城墙的百姓和清军目不转睛地看着战场上的情景,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兴奋,每个人心中感受最多的还是畅快。

仗打到现在,复兴军的阵地前已经死了一圈的敌人。

敌人从四个方向进攻,他们的尸体连起来仿佛就是一个圆。

两翼的哈萨克崩溃了之后,两个复兴军的骑兵团冲了出去追击。

战车则回到了中路,协助步兵阻击敌人。

中路正面的敌人最是顽强,因为有哥萨克骑兵在后面压阵,所以前面的哈萨克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前冲。

眼看着哈萨克人就要死光了。这些死掉的人马的尸体严重影响了后续骑兵的冲击。

复兴军这边也快要达到极限了,射击也是要消耗士兵的体力的,尤其是在这么高强度的攻击之下。

列昂尼德依然在催促着手下进攻,他手下的哥萨克骑兵也受到了复兴军炮兵的延申射击。

除了被消灭的差不多的炮兵以外,哥萨克人的骑兵也受到了很大的伤亡。

但是战场之上,枪炮声的轰鸣中,大家都变成了赌徒,又有谁还能够完全保持理性呢。

“打的好,新朝的大军好样的!”一名百姓说道。

“爹啊,娘啊,你们的仇新朝帮你们报了。”一个失去家人的年轻人哭道。

“以后老子就跟着新朝混了,谁也别拦着。”这是一个长者络腮胡子的清军。

“切,你那么大年纪,人家收不收啊,你看城外那些兵,可全是小伙子。”另外一名清军立马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复兴军中的士兵确实都是年轻人居多,包括大多数的年官,都是年轻人,除了一些中途进入复兴军的将领,复兴军中的将领也普遍不超过三十岁。

这样一个团队,注定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所以暂时董书恒还不用担心的他的手下缺乏进取之心。

他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手下的将领打的太快了,华夏政府这边根本就跟不上他们的脚步。

比如最近的消息,高云的骑兵旅竟然打到了伊聂谢河以及鄂布河的上游去了。

还占领了沙俄重要的城市阿穆哈拜。

打就打吧,但是要是占领就不一样了。

董书恒这边必须要要调官员过去,调移民过去,还要有军队驻守,得防着沙俄后面的反扑啊。

董书恒将这次与沙俄之间的战争称为“第三次华沙战争”。

这名称有些怪怪的,但是没毛病。哪三次呢?

第一次就是淮海军占领庙街那一次。那时新生的南洋水师打败了沙俄的鄂霍茨克海军,收复了庙街,保住了库页岛。

第二次就是第二年穆拉维约夫组织的沙俄军队对于庙街的反扑。这次复兴军全歼了穆拉维约夫率领的东西伯利亚军队。

收复了月湖以东以及黑龙江上游的广大地区。

并且占领了东西伯利亚重镇雅库茨克,控制了勒拿河以东地区

这第三次战争的规模更大,直接纵贯南北,战场跨越了上万里路。从雅库茨克一直延伸到了伊犁。

沙俄的对于领土的执着从中可见一般。董书恒认为随着华夏夺回的领土越多,沙俄的反扑也就越加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