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五一章 石达开苦练内功(2 / 3)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圣王,今年我们主要种植了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现在是旱季,水稻不好种植了,但是还可以继续种植一季玉米。另外,我们还在一些直接控制的庄园中种植了茶叶、棉花、黄麻、甘蔗和烟草等作物。这里产的黄麻品质很好,可以出口给复兴军,对方给的价钱还可以。而且这里种植茶叶的产量很高,以前当地人对茶园的管理不善,现在在我们的人的指导下都已经改进过来。同时,我们建立了几座大型的伐木场,咱们的木头已经能够完全自给自足。”

身为圣国的宰相,刘文清对圣军控制下的地区可谓是了如指掌,对于各个地方的特产也是如数家珍。

此时他正陪着圣王视察雅江的河堤工程。

雅江在旱季的的时候水位下降会露出大量的河滩。

只有雨季的几个月这些河滩才会被淹没。

现在雅江的河道非常的宽阔。实际上真正的主河道并没有那么宽,这么多的河滩就这么荒着怪可惜的。

于是石达开命令刘文清趁着旱季安排人修建一个内江堤。

这样能够保证雅江航道的水量。

同时也能够得到大量的河滩地。内江堤外侧的这些滩地旱季可以耕种,雨季可以作为备用的蓄洪区。

外江堤也会同时保留着,这里的雨季水量非常的大,石达开可不敢冒着引起洪水的危险跟大江抢地盘。

借用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些河滩地的土壤肥沃,稍加平整之后就是上好的耕地了。

“呜……”一声汽船的鸣笛声传来。

一艘隶属于圣军的蒸汽船见到河岸上有贵人,鸣笛致意。

这些几十上百吨的蒸汽船在雅江的航道上经常能够看到。它们有些是去给下游的军队运送补给,有些是贸易的商船。

在雅江这样水流较快的江面上还是要用汽船才好。

帆船和桨船都不方便逆流而行。

自从丁苏吉亚的造船厂建造了第一艘汽船之后,规模就在不断地扩大。

普通的汽船用木头建造就好了。阿萨姆地区最不缺的就是木头。

以前这里的木头还会出售到印度其他地区。

只是现在和下游的贸易断绝了,才改为自用。

在木头充足的情况下,建造木船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雅江正好将整个阿萨姆地区串联起来。

接下来,石达开还会修建到南边以及东南边丘陵地带的道路。

那里是阿萨姆地区的屏障,同时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

“文清,上次不是从咱们广西老家引进了很多黑猪吗?你们要扩大的养猪的规模。这里这么多丘陵地,都可以种上红薯玉米,每家都养上几头猪。咱们的圣军以及老百姓不能只吃粮食,也要补充肉食。你没见他们的复兴军的士兵,几乎每天都能够吃到肉食,咱们做不到那种地步,但是隔几天还是要让士兵吃上肉的。”

“那个董书恒不是说士兵的战斗力跟炊事班做出的饭食息息相关吗!以前咱们对这一块不够重视,也没有条件,现在咱们得慢慢做起来。咱们的将士几乎没有停止过战斗,咱们得想办法在后勤上做出一些改变,让将士们感觉到一些改变。”石达开说道。

“是,圣王,臣下会去安排的,那些老弱的印度奴仆可以让他们去放猪、放羊的。”刘文清回道。

圣军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印度奴仆,都是由官府管理。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陈玉成抢回来的。他们也并非全部都是青壮。总有一些老弱,这些老弱也不可能白养活者。

广西的这种黑猪是可以跟羊一样放养的。它们能自己找东西吃。

阿萨姆地区处在初创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粮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至于其他的教育、医疗、工商业只能慢慢建立起来。

“文清,圣军讲武堂的房舍建好了吧。”石达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