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三九章 家庭会议(2 / 3)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原本两三个月的行程一拖就是大半年。

“好吧,我也不知道多久。”董书恒摊开收说道。

经过了前面几次的经验,董书恒知道这件事情上他没有办法打包票。

但是西边他是一定要去一趟的。陆地上的领土,董书恒最担心的就是西边。

西南地区有喜马拉雅山脉挡住。

山南的廓尔喀、哲孟雄、太平圣国都算是复兴军的藩属或者是盟友。

还有一个印度北方联盟,也算是复兴军扶持起来的。

在那个方向,大嘤帝国已经无法对复兴军造成任何的威胁。

正西边的中亚三国爱乌罕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也都是复兴军的藩属国。

他们已经成为复兴军的屏障。

目前唯一可虑的就是西北地区。

到现在为止,复兴军与沙俄在这里的摩擦都没有停止。去年一年,死伤的游骑兵达到了一万人,都赶上一场大规模会战的伤亡了。

董书恒这次西去,实际上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他将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夷播海西北的卡拉干达会面。

卡拉干达此时只是哈萨克人的一个小城镇。

这个地方位于当前复兴军的与沙俄人缓冲地带。

双方都经常造访这个地方。

但是没有一支军队去破坏这个贸易小镇。

这里有沙俄的商人,也有西域华族人开办的商铺。

周边军队不断的摩擦交战中,这个小镇成为战乱中的一处安宁的绿洲。

双方的游骑兵在小镇采购的时候甚至会碰面。

但是没有人在这里动手。

也许是大家都想给自己在这个茫茫的戈壁滩中留下一处心灵的归宿。

这次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会面中,董书恒希望能够达成一些有建设性的协议。

不能总是消耗那么多的军队提防对方。

董书恒甚至愿意让渡一些利益,比如说支持沙俄在里海地区的发展。

比如让渡一些铁甲舰制造的技术。

沙俄发展海军首先受到威胁的是欧罗巴的那些国家。

董书恒必须让这支被拗断了一颗脑袋的双头鹰,将头再转向西边去。

家庭会议开好了,董书恒安排好了几个老婆,开始着手对内阁和军部动手了。

内阁方面,董书恒确定了剩下的两名副总理的人选。

彭玉麟被调离了西南军区,进入内阁主管军政部,同时担任内阁副总理。

原本主管军政部,一直想着要跳槽的刘青南被调出,另作他用,实际上,董书恒将他秘密调到了加州去。

这样彭玉麟就可以充当内阁与而军部之间联系的纽带。

原本的工业部长孙大成被提为内阁副总理,同时还兼管科学院以及几大国家实验室的工作,其原本工业部部长的位置交给了他人。

这样现在的内阁就有了一名总理,四名副总理,形成了一个决策小组。

董书恒也相应地增加了内阁的权力,董书恒不在的时候重大行政事项全部交由内阁集体决策。

军部方面,董书恒召回了海军司令刘大海,不再让其统领南洋水师。

用董书恒的话说就是老同志留在家里看家,把立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这次去南美转了一圈之后,刘大海也发现自己的精力大不如前。

第一舰队以及东华舰队立下的赫赫战功也让他看到自己就像是那些风帆战舰一般落伍了。

董书恒在军部中成立了一个军事委员会。他自己担任委员长,刘大海回来担任副委员长。

这个职位只有他这样的元老才有资格担任,同时,董书恒还给了他一个上将的军衔。

这样,董书恒不在的时候,军部还有个元老坐镇。

原本参谋部、后勤部、作训部的部长充当委员,同样也是一个五人决策小组。

但是现在军队的招募动员权力到了军政部的手中。

所以军部要是打仗的话,还要与内阁一起商量。

现在复兴军地方上的将领都比较年轻,董书恒暂时不准备将他们调到新京,而是让他们继续历练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