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九五章 坦普尔的部署(2 / 4)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枫谷原本是一片长满枫树的山谷。现在这里集中了复兴军主要几个研究所。

随着书院的扩招,新京老城那边的校舍已经不够用了。很多院校都开始建设新校区。

董书恒索性就将这里建成一座科研与教育基地。

教育和科研这种东西很容易形成集成效应。

通工业区一样,复兴军在本土还建立了好几个教育中心。

新京、江宁、长沙、广州等地方都成为了书院集中之地。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的学子到这些地方求学。

枫谷就是未来新京地区的教育中心,有着几个研究所坐镇,这里甚至能够发展成为全国的科研中心。

“肆”号原本是金属研究所,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各种性能的合成钢材,后来随着电解铝行业的发展,铝合金材料的研究也成为他们研究的方向。

在工业和军事领域,铝合金的地位不亚于钢材。它在的耐腐蚀性好,密度小,但是强度又远远高于木材。

能够填补很多领域的空白。比如“陆”号飞行实验室就需要铝合金材料。

当然了,现在有机化学已经出现,他们所研究的材料已经不局限于金属材料。

舍恩拜弄出来的有机材料也是它们研究的对象。

几个实验室中人员最好的可能要就要属“肆”号了。

其他几个实验室平时都要找他们帮忙。

要不就是动力研究所找他们研制符合某种条件的材料了,要不就是飞行实验室要某种材料。

就是化学研究所有时候需要某种特殊材料的反应槽也要找材料研究所。

……

这也是董书恒尽量将几个研究所建到一起的原因。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为了安全和保密工作更加的容易。

另外材料研究所也是各大钢铁厂的贵宾。

大家都想研究所的新钢材能够先放到自己那里生产。

这样,他们就能够抢得先机了。

虽然都是国属企业,但是五大钢铁企业之间也是存在竞争的。

董书恒建立的国属企业,借鉴了后世那种自负盈亏的模式。

虽然依然还有很大的缺陷,但是已经不是那种吃大锅饭的模式。所以他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材料,就算是董书恒这个小白都明白这个道理。

而材料的研究除了冶炼等技术储备以为,最关键的是时间的积累。

很难想象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金属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合在一起,会在物理性质上产生那么神奇的变化。

反正董书恒这个文科生是不懂的。研究所里的人都比他知道的要多。

董书恒只知道什么钛钢、锰钢、钨钢……兴许这些金属是可以跟钢铁融合的。

反正他不懂的事情就绝对不会瞎掺和。放手给专业的人做就是了。

最怕的就是外行的管内行的。

最后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说到材料研究所,就不能不提跟他联系最为密切的动力研究所,也就是原本的柴油机实验室。

现在它已经搬迁到滦州,这里靠近拖拉机厂,一些研究需要的零配件方便生产。

这里对于内燃机的研发和改进工作又很大的帮助。

动力实验室成立的时间相对较长,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