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一二章 皇家科学院(2 / 3)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因为电池的材料涉及到了化学方面的问题。

董书恒是个万金油,什么都懂一点,总能给他们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所以也在邀请之列。

别人的邀请,董书恒总是要斟酌一下的,但是徐寿的邀请,他无论多忙都会参加的。

因为徐寿做的事情关系到他设想的未来。

一个干净的未来。

“总统,听说您要加冕了,这是真的吗?”舍恩拜不知道华人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会有忌讳。

一上午讨论电池电解液的问题,他没时间问出来。

这会儿大家一起吃午饭,才有时间开口问一下。

旁边的华人研究员也都竖着耳朵听着。

他们不敢问,但是也都非常的好奇。

“呵呵,大家都很感兴趣吧,实话跟你们说吧。确实有这样的事情。”

“总统,我支持你。”徐寿笑着抢先表态道。

众人也都七嘴八舌地表示自己对董书恒的支持。

“可是呢,我不想做啊。你们一个个可以搞研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凭什么让我去被那些繁文缛节束缚住一辈子啊。”董书恒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

众人都是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想到董书恒会这样吐槽。

一般的人也会推辞,但是都只会是象征性地推辞一下。

三荐三推,这种规矩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大家自然都是知道的。

不过正常情况下只会说自己的德行不够,或者是能力有欠缺。

这才叫谦虚,哪里有像董书恒这样直接吐槽成为共主之后太辛苦,没有自由的。

“总统啊,您可不能这么想啊,您要知道,换了一个人上来,谁还能支持我们将研究做下去啊。”徐寿道。

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搞研究是最花钱的,要是将这部分钱拿去搞基建,一年不知道要能够修建多少的道路。

要是拿去造武器,也不知道能够造多少的军舰大炮,组装出多少的军队。

换了一个人上位,还真的可能会缩减研究院的科研经费。

科研有时候看起来是非常浪费的。

因为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试错。

只要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他们做的一切事情都像是在浪费。

复兴军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能过做到科技上的反超。

不仅仅因为他远超时代的见识。最重要的是他愿意将钱用在这些看起来无成效的科学研究上面。

科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

他不仅仅从国外挖了很多研究人员,还要将自己培养的宝贵人才分出一大部分放在实验室中。

这些人的待遇,董书恒可都是定的相当高的。

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的洋人来了之后都不愿意走了呢。

即使董书恒不限制他们,这些人都不愿意再回到欧罗巴去。

在这里他们不仅仅能够获取高额的科研经费,拥有勤快的助手。

就连生活环境都比欧罗巴好上百倍。

相比于这里,他们以前的生活就像是野蛮人的生活。

徐寿说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想法,他们这些人的待遇可都是董书恒给的。

换一个话事人,不一定还会继续这样。

在传统的观念中,这些人都应该归进工匠的范畴。

工匠的地位向前再推十年,那可都是垫底的存在。

“徐先生,他们的想法也跟你一样,你们都害怕变化,所以就要牺牲我个人的利益。这对我也是一种不公平啊。”董书恒道。

徐寿嘿嘿一笑,他很少这样舔着脸说话:“总统,您能者多劳吗?况且,以后您做了共主,岂不是可以整合大华夏圈所有国家的科研资源,我想那样的话,我们的研究进度肯定会更快。这样您的愿望也能够更早地实现。”

“好了,你们都放心吧,少数服从多数。我到时候不会拒绝的,我也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这样一个身份,不过你们放心,我这个位置跟历史上的那些人不一样。”

董书恒觉得跟这些搞科研的人说话,还是直接一点好,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一根筋。

“哇,那真是太棒了,总统阁下,到时候能不能给我封一个爵士做做。您知道我们舍恩拜家族一直都是工匠,要是能够从我这里改变身份,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光宗耀祖了。”老舍恩拜一脸憧憬地说到。

在欧罗巴那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大部分都有这样的贵族情节。

“没问题,其实我准备成立一个皇家科学院,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只要在再某个领域中有凸出贡献的人,都能够成为科学院的院士。同样的我也会用一些爵位来奖励你们的贡献。”

“不过,这些爵位都只是荣誉而已,可是没有封地的。”董书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