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八四章 冰原之狼(2 / 4)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反而因为多了很多的俘虏,让城市建设的速度大大地增加了。

因为有了煤炭,水泥厂也建了起来。

道路得到了硬化,庙街的港口也得到了改造,水泥码头取代了原来的木头码头。

城市的雏形已经出现。现在的庙街有两条主要的街道。

东西向的是商业街,街道两边大多是一些商铺,售卖一些生活物资。南北的街道的是各种政府机构的办公用房。

庙街周围主要还是农场以及林场,这里还是以集体经济为主。

每天都有物资集中到庙街,其中可以做到南方的物资被囤积起来,等运输船南下的时候运到南方。

各个农场以及林场为了办事方便都在庙街有办事处。

淮海军的远东省总部也设在这里,这可能是淮海军之下人口最少得一个省。

另外从三江口往上游一直到乌兰乌德,组建了黑龙省。

远东省和黑龙省的面积都非常的广阔,但是人口却十分稀少。

黑龙省的人口状况要好一下,接收了江东的百姓。

另外,清军撤退后带走的人,现在也与一部分又跑了回来。

现在这些人都成了淮海军治理下的百姓,另外还有一份人口是尼布楚城的牧民队伍。

这些人都是骑二旅从草原上一路拐带过来的,现在也成了黑龙省的百姓。

这些人此时都在尼布楚城过冬。等到来年开春,他们会被分散到尼布楚河的上游去放牧的。

这些人都成了淮海军集体放牧队的一员。这是淮海军在牧民中建立的类似农场的组织。

远东省的人口要比黑龙省更少一些,而且大部分都是移民过来的。

据统计,在远东省现在一共生活着十五万汉人,另外大概有五万的各族百姓。

由于这些牧民散落在广阔的森林之中,所以没有办法详细地统计。

在更北的地方还生活着以放牧驯鹿为生的游牧部落,人口更是少的可怜。

不过这些人大都会来到淮海军设置的据点或者农场进行交易。

从庙街向西再向北,淮海军已经完全接手了之前沙俄建立的一些据点。

这些据点成了淮海军的农场,农场中一般驻守几百人,这些人中有士兵有民兵,还有普通的职工,他们在周围开辟土地。

这些人以农场为中心,利用短暂的夏季种植一些快速成熟的农作物,比如玉米、土豆等,还有北欧的黑麦也可以在这里种植。

不得不说,中国人天生就在种植方面有技能加成。

俄国人就在这里种不出东西,他们只能依靠狩猎,所以无法在此维持多少人口。

农场里有专门的贸易站,这个贸易站负责给据点进行补给,同时也跟周围的牧民、猎人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