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五一章 供销超市(2 / 3)

作品:《回到清朝做盐商

这个超市可比南城那个像杂货铺一般的供销超市要正规的多。

里面过得售货员都非常忙碌,几乎每个柜台前面都排出了长长的队伍。

董书恒本来想要上去询问一下情况,看到了现场的状况之后,赶忙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带着魏玉祥离开了超市,转头带着人向原本的顺天府走去。

他准备去新京政府去坐坐。

来到了新京市政府,魏玉祥前去通报。不一会儿,戴元淮就迎了出出来。

“总统,您怎么过来了。”戴元淮赶紧将董书恒往里面请。

“咦,你这院子里怎么摆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董书恒一进了这个市政府大院,就见到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车辆。就行一个商品展览中心。

“嗨,总统,这个都是那个宋庆搞来的。我们这个市政府现在都要办成职业介绍所了。”

“这个京城大墙内外的经济原来都是依赖于那些王公贵族以及各个官府衙门。”现在我们进来了,但是那些王公贵族没了,很多人行业就没了生计。”

“所以我啊就讲这个事情交给宋庆做了,他点子多,倒是真让他开发出了很多行当出来。”

一听到董书恒问起这事儿,戴元淮就是一阵吐槽加自夸。

“老戴,你们做的很好,这是为百姓办实事。对了,我刚刚去了趟供销超市,那里面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排队?”董书恒边走边问道。

“这个……总统,我也去看过,正常情况下,每天都在排队。”

“我查了一下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不是放了很多军票出去吗?大家估计是对军票有些不信任,所以拿到军票后都赶紧拿去花掉。”

“第二,我们新政府建立了之后,原来的很多小商小贩不敢出来了,以前的京城各个小市场都有一套系统,但是现在旧的系统被打破,新的系统还没有建立。小市场的秩序还没有恢复。”

“第三,之前的战乱确实让很多的百姓生活受到影响,大家家中的物资匮乏,急需补充。”

“总统,我觉得这个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自己就会回复正常。”

戴元淮分析的非常在理,董书恒点了点头:“老戴,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咱们政府还是要做的积极一些。”

“那些小市场我看我们也可以搞起来,没有必要像以前那般让民间自发地搞,到时候又出现一帮地痞无赖占地盘,不如我们最初就将其规范化起来。”

“这样能够给一些小商贩活路,那些没了生计的百姓,也可以去摆摆摊维持生活。”

董书恒还记得后世的夜市还有一些便民小市场。城内的居民能够过得方便,小商贩能够赚到钱。

政府这边只要出一些管理人员就好了,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社会聘用,又能够解决掉一部分就业问题。

戴元淮思考了一下,说道:“我看这个可以,原来这老城里面就已经自发形成了很多市场,我们可以将一些商铺门前的空地规划出来,低价租给百姓摆摊。然后派出市场管理员分区管理。”

“总统,这老城里面原来有名的市场全部都在地名上,你像花市大街、骡马市、缸瓦市、煤市街、米市大街、珠宝市街、菜市口、灯市口、羊市口、东晓市、晓市口等等。”戴元淮倒是对老城颇为熟悉。

“老戴,你不觉得这些市场也是京城文化的一部分吗?”

“我觉得吧,你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不仅让这些市场方便百姓生活。以后但凡有人从外地过来到了京城都会想着去这些地方逛一逛。它们今后也许就是新京老城的标签了。”董书恒记得后世的人常说,文化传承也是一种资源。

当初董书恒将行政中心放在西郊却没有放在内城,也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想保留老城,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去。

这里作为华夏的都城已经连续五六百年,有些太多的历史记忆,值得所有华夏百姓珍惜。

不仅仅是京城,江宁、西安、洛阳这些古都也都将保存下来。

“总统,还是您想的长远,现在老城里面的人是变少了很多,显得有些萧条,但是我们要是发展的好,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过来的。”戴元淮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被董书恒典醒了。

自己的治理城市的思路还是太狭窄了。

“还是先把小市场重新开起来吧,光是我们的供销超市是没办法满足百姓的需要的。等到九月份书院招生,这个老城中光是学生就有几万人,到时候就热闹了。”

“而且八月份的政府官员招录考试也会在新京举办,届时必然会有很多人过来赶考,也能增加新京这里的人气。11月还有大典,年底还有全国大会。”

“作为一个都城,以后这里露脸的机会多的是,不能让人家说我们复兴军不会治理城市。京师到了我们手中必须要变得更加繁华,更加的美丽、干净、整洁。”董书恒说道。

“嗯,总统,下官明白了,我们已经开启了几条沟渠治理,接下来我们会在全城推广使用蜂窝煤球,对街道进行水泥硬化,开挖下水道,建立公共厕所。我们保证将这老城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

董书恒点了点头,不怕地方官员犯错误,就怕地方官员害怕犯错而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