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脸谱下的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一十一章 闹大了(2 / 3)

作品:《脸谱下的大明

“大司农无米下锅……”徐渭幽幽道:“如果有米下锅呢?”

钱渊嗤之以鼻,“除非他方钝去抄了严东楼的别院,多了不说,至少户部一年的进账!”

“我是说以后……”徐渭低声道:“有些事情是需要未雨绸缪的,至少需要把态度拿出来。”

“开海禁通商?”钱渊来回踱了几步,“我在陛下面前提到过……陛下不置可否。”

“那我去试试?”

钱渊立即摇摇头,犹豫了会儿低声道:“记得大司农是湖广人……找个湖广人上书,有合适的人选吗?”

“有,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入行人司,去年调任刑科给事中。”

其实从弘治年间开始,就不停有官员上书提议开海禁通商……明朝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的开海禁通商过,只是给了外藩一个进贡的渠道而已。

但在嘉靖年间,这种声音销声匿迹,一方面是因为夏言,当年就是夏言提议关闭市舶司的,之后身登首辅,谁会去翻这种旧账,另一方面在于倭寇闹得太凶,被嘉靖帝拉出山充大旗的阁老谢迁的后人都被杀了好几个,倭寇都开始攻城略地,只差竖起旗号造反了。

所以,嘉靖二十八年后,再无人公然提议开海禁通商,只有去年懵懵懂懂的钱渊刚入京在嘉靖帝面前提过两次。

嘉靖帝其实是心动的,没银子他心里没着没落的,但问题在于,嘉靖帝不确定开海禁通商的后果,反正大明这艘破船修修补补还能开,万一再闹出什么破事,自己的脸都得丢尽了。

钱渊的计划是依仗裕王和高拱,因为他清晰的记得隆庆开关这个历史事件,但是不是可以将进程往前推呢?

毕竟目前朝中财政实在是入不堪出,全京城都要怨声载道……当然了,钱渊不打算亲自跳出来,现在就要看徐渭的手段了。

仅仅三日后,钱渊无语的看着不知所措的徐渭,知道你牛,但真的不知道,你居然这么牛!

“还只是探了探口风,什么都没开始说呢!”徐渭有点委屈,十八般手段还没用上……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钱渊还琢磨回东南后,一旦有人上书开海禁通商,让徐渭、刘洪送信南下呢。

结果就在今天,刑科给事中高山和户部主事胡德同时上书,提议开海禁通商,以补财用不足。

这件事在朝中立即惹出了轩然大波,在东南频频遭倭乱的时候,提议开海禁通商……这叫政治路线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