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脸谱下的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三十四章 突变(上)(1 / 4)

作品:《脸谱下的大明

已近午时,钱锐告辞回了自己的宅子,用了点简单的饭菜,躺在院子上的藤椅上,春雨早就停了,虽然地面依旧潮湿,但太阳钻出了厚厚的云层,洒下万点光辉。

眯着眼舒舒服服的晒着太阳,钱锐似睡非睡之间回想今日之事,又努力回忆两三年前自己和儿子几次对海运、漕运的讨论。

海运取代漕运,短时间内绝无可能,即使把时日放宽到几十年,可能性也非常的小。

但不取代漕运而试行海运,倒是可以试一试。

无论是朝中阁老六部,还是地方大员,一旦起意试行,必然碍难重重,关系太大了,其他的不说,这直接影响到南北运河两岸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切身利益。

敢行之的官员必有大背景,大魄力,大胸襟,必须有坚韧难当的顽强意志……比如已经入阁的文渊阁大学士高拱。

但即使是高拱想试行海运,也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一个让和漕运相关衙门、相关利益人无法指责的理由……就像当年侯涛山一战,钱渊实为缉私,但明面上却是为当年百余倭寇破六府窥南都,私下更是为自己被倭寇裹挟复仇,这让无数内心深处忿忿的海商找不到指责的理由。

想到这,钱锐叹了口气,侯涛山一战砍下了千余首级就在码头垒成京观,当年钱渊私下就说,顶多能震慑四五年而已。

但至今才两年多,在董家的怂恿和组织下,大批次的走私已经开始盛行,镇海虽然依旧繁华,但汪直麾下屡屡发现从绍兴、嘉兴、松江府各处出发的走私海船。

汪直本人倒是没有干老本行的想法,即使是毛海峰、徐碧溪、王一枝等头目也没有,但这样的局势维系下去,后面会发生什么就很难预料了。

在长达几个月的默默观察后,钱锐也看得清为什么那些人要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