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章 雏鹰(四)。(求月(2 / 3)

作品:《重生之似水流年

三步两跳的冲回楼里,更和那身礼服不匹配了。

齐磊则是也下车了,把车就锁在女生楼前,走着去学科建设办公室。

心里还琢磨呢,小孙选的这个地方不错,先停几天再说。

先回的采审上办,把下午写好的规划书拿在手里才去找廖凡义。

结果,一进学科建设办公室,齐磊人都傻了。

屋里坐了二十几个老爷爷,包括董北国,新学部建设的上层班底基本都在这儿了。

这里面有北广的师资力量,也有像庞清方、张路臣这种从其它院校征调过来的。

反正在新闻、传播和网络技术这方面,也算是豪华阵容了。

当然,下层的,像是副教授、导师,还有赵国华这种硕士、博士生刚毕业的,还有很多。

只不过,没资格参加这种会议。

此时,大眼瞪小眼,都等着他呢!

廖凡义一见齐磊,“你可算是回来了!”

齐磊也有点不好意思,“早说啊?我还以为就廖老师和董校长呢!早说我就不耽误那一个小时了。”

董北国眼珠子没瞪出来,“瞎说什么呢?我就是路过,来瞅一眼,谁等你了?”

齐磊呲牙一乐,“您三点多的时候和廖老师在车后头站了二十分钟,我都看见了。”

董北国老脸一红,“......”

可是,再一想,不对啊?知道我堂堂大校长在这等着,你还耽误一个小时?

随口一问,“你干什么耽误了?”

齐磊,“等同学活动结束来着。”

“我......”董北国更来气了。

烦躁的动了动身子,“开始吧!小廖说你找到了切入点,说说这个事儿。”

齐磊也不废话,“其实这事儿挺简单的。”

眼见角落有块白板,推过来直接开始。

“我们现在遇到的难点应该就是,网络发展速度跟不上理论研究速度。”

呲牙一笑,“都说人文科学是马后炮,是总结经验的。可是,这回要做的,是预研!”

这句话说的有点语出惊人,掷地有声。

这是一个很牛叉的定义,要知道,前面就说过,人文科学很难做预研。

可惜,却没掀起多大的浪花,甚至有点冷场。

好吧,一来,这个概念不是齐磊第一个提出来的。

你以为这些人为什么愿意坐在这儿?

正是因为组建学部,从各院校调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是一个走在学首前沿,甚至是时代前沿的学部。

二来,这二十多个学者之中,除了少数几个,在尚北亲眼见到了齐磊的能力,对他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那些后来的、刚调过来的...

想法其实和当初去尚北路上的庞清方、张路臣是一个心态。

什么天才啊?什么战略家啊?哪来的十八岁的人文天才?

即便廖凡义他们言之凿凿,即便上面一再强调这个学科就是这小子搞出来的。

大伙儿还是本能的有点抵触,甚至是质疑!

不会就是个样子货,上面推到前台的“典型吧?”

所以....

话是挺有劲儿的,可惜人还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

毕竟都是各自领域的金字塔尖儿了。淡定的很...

齐磊见状也不着急...

在白板上把新学部的各个学院、学科都列出来。

【网络新闻学院】

【网络电视学院】

【网络传播研究院】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数字媒体理论与技术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

【大数据研究院】

【实验教学中心】

“这其中有三个工科学院,三个人文学院,一个技术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学院。”

“一个研究机构,一个教学探索机构。”

下面还是没动静,因为都是车轱辘废话!

齐磊,“工科我们在这里就不提了,大数据研究,属于国家项目,可以提供给我们作为教学研究使用的成果也十分有限,所以也暂时放到一边。”

“技术与传播学交叉的【计算机和网络空间安全】,也暂时放一放。”

“咱们今天只说,网络新闻学、网络电视学、网络传播学和实验教学中心。”

好吧,还是废话。

有人都听不下去了,“行了行了行了...”一个不算老也不算年青的教授压了压手。

“小齐是吧?你说的这些都是今天不需要讨论的,可以开始正题了吗?”

语气还挺不友善。

事实上,这小老头儿叫穆正明,北大过来的。

平级调动,从北大院长,成了北广的学院院长,本身就带着情绪。

而且,还得受廖凡义这个“小年青”的领导,就更有情绪。

现在又冒出一个十八的,他能在这坐着,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所以,别废话!赶紧的!

水特么什么字数?

齐磊一听,就当没看见,继续指着小白板,“难点其实就是这三个学院,和一个教学中心。”

“三套理论基础!必需搞明白,否则没法展开教学,连理论都搞不明白,怎么教学生呢?”

“更不要说,教学中心是对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改进的地方。没有理论,没有教学,中心也就是个摆设。”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把传统的【新闻学】、【电视学】、【传播学】,移植到网络!”

“加上‘网络’二字的前缀,形成学科,就是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对吧。“

穆正明实在没耐心了,“你到底说不说?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齐磊白了他一眼,蹦出一句,“您着急,要不您先回去?”

“我....”

差点把穆正明噎死!

动了动身子,抱着膀子终究还是没走。

他也没法走,董北国在呢,他走一个试试?

现在是情绪问题,走了那就是工作态度问题,不是闹着玩的。

齐磊见他不说话,也不紧追不放。

继续废话,“现在的难题就在于,当下的网络环境,无法支撑学科的移植!”

“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支撑研究。”

“所以,这个头儿都没法去开,就更别说预研了。”

这回董北国都听不下去了,这小子故意气穆正明呢吧?

一个劲儿给齐磊使眼色,意思是你差不多得了!

看把老穆气的?

齐磊暗自一笑,那好吧...

不再废话,“谁懂经济?”

此言一出,大伙儿都一愣,然后...

然后一齐看向苦大抽身的穆正明!

穆正明脸都绿了!他娘的!这日子没法过了!挤兑我是吧?

“我!!怎么了!?”

好吧,北大经济学院的院长,给你闹呢?

“额...”齐磊一窘,误会!纯属误会....

“那什么穆老是吧?”

就见老头梗着脖子,“不、敢、当、叫穆正明!”

齐磊脸皮厚,“穆老....您知道什么叫,【卖方市场】、【卖方市场】吗?”

穆正明真炸了!!

瞧不起谁呢?是个学商贸、经济的大学生就知道!!

考我?

僵着脸颊,“要我给你背一遍定义吗?”

齐磊,“不用....”

“我只是想说,当下的传统媒体,就是【卖方市场】,而网络媒体时代就是【买方市场】”

“这就是将传统学科,向网络学科移植的切入点!”

“......”

“......”

“......”

“......”

欻的一下!

整个学科建设办公室,都好像被按上了暂停键!!

依旧是瞪圆了眼珠子,怒目而视的形态,可是谁都看得出来,这一刻,穆老头儿在思考!在震惊!在开窍!!

唯独没有愤怒....

是的,这一刻....

所有人的表情,都和下午时,廖凡义第一眼看到文案时的表情一样!

穆正明,似乎悟了!!

真的悟了!那种感觉,就像是爱因斯坦,突然在一秒钟之内,摸到了质量方程的影子!

可是,又不是全悟!隐隐约约,撩拨的你....

即通透舒爽,又浑身痒痒。

“卖方市场...买方市场....”

“卖方市场,买方市场?”

穆正明像着了魔似的,感觉就隔了一层窗户纸,可就是捅不破!!

猛然看向齐磊,“说说看!”

“这么说吧....”齐磊真的不卖关子了,干脆给自己拉了一把椅子坐下。

“我爹是资本家!”

众人一听,登时翻了白眼儿,你爹是资本家....

这话要是让你爹听见,不打死你!

资本家这个词儿在中国,从来不是褒义词。

齐磊不管那么多,贬义不贬义的,耽误资本家剥削了是咋的?

“我爹是资本家,所以买卖双方的市场关系这点事儿我还是懂的。”

眼见有一些不太了解经济的教授眼中有了疑惑。

齐磊又解释道,“【卖方市场】就是商品供不应求,买主争购,卖方掌握买卖主动权的市场。”

“说白了就是,假如我是卖包子的,而北广就我一家卖包子的,全校只能从我这里买,那包子的质量,大不大白不白,多少钱卖,都听我的,消费者没有议价权,甚至商品的选择权。能理解吧?”

见众人点头。

“【买方市场】与之对称,指商品供过于求,卖主之间竞争激烈,买主处于主动地位的市场。”

”这就好比,突然来了一万个卖包子的,比买包子的还多,那市场就是消费者说了算了,谁便宜买谁,谁的又大又白又好吃买谁对不对?“

几个不懂的听罢,连连点头。

和后世不同,后世上网的人都能听过买卖双方市场的关系,可是这个年代,隔行真的如隔山。

可是穆正明却不管别人,这些在他眼里还是废话,他着急知道结论!

急道:“不用你科普,你就说这和你说的移植学科有什么关系吧!!”

齐磊,“这还不明白吗?”

齐磊,“你们想啊,如果!!”

“如果咱们把信息看成是商品!!那媒体就是信息的出售方,也就是【卖方】!!”

“普通民众是信息的消费者,也就是【买方】!!!”

“那你们说,现在...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

穆正明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当然是【卖方市场】!”

齐磊,“对啊!因为只传统媒体这一个渠道!信息也只能从这里流出去,所以卖方是最有利的,买方是被动的。”

“所以电视、广播、报纸...就是北广校内那个唯一卖包子的人!”

众人点头沉思,确实有那么一点味道。

其实准确的说,还不是电视广播。卖包子的其实是...

穆正明:“然后呢?”

齐磊,“然后就好说了啊!”

“当下的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套用卖方市场的属性,进行研究!”

众人:“.......”

大伙儿再一想,确实是这样的。

齐磊,“那你们再想一想,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端口.....”

“信息无限发达,传播成本无限低!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供普通人选择摄入。”

穆正明听到这儿,脱口而出,“【买方市场】!!网络时代是信息的卖方市场!”

齐磊一摊手,“对嘛!!现在,咱们再把买卖双方市场的经济学经验,套用进去!再看看。”

见众人陷入沉思,穆正明眼神连变,却依旧不得要领。

齐磊道:“【卖方市场】的格局,利于经营者销售产品!生产者扩大生产!对应传统媒体,就是扩大体量和以及信息传播效率。”

“这就比如我一个人,做北广一万多师生的包子,生产规模必然就大。”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不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各种需要!”

“反正包子卖得出去,我不会在品种、样式、营销上投入太多精力。”

“对吧?”

见众人看他,“那么问题来了!”

突然指着白板上那三个学科【网络新闻学】!!

【网络电视学】!!

【网络传播学】!!!

“现在!!市场地位反转!!”

“有一万个卖包子的涌入北广!”

“也就是信息输出端口多了,成了【买方市场】!”

“穆老....您给大伙说说,卖方市场的特点和规律。”

这些东西穆正明还不是张嘴就来?

“买方市场,当然就是商家的竞争更激烈。”

齐磊,“套用到信息传播上,那就是媒体的竞争更激烈呗!”

“!!!”

穆正明,“商家必然要开始迎合消费者的喜好,频繁调整营销策略!”

齐磊,“那就是说,媒体要迎合信息接收者!调整信息输出的方式,选择更高效,更容易被接受的信息输出方式。”

“那么好!”

齐磊在这里停了下来。

“咱们就先讨论,迎合、还有更容易接受的信息输出。”

“怎么迎合?”

“......”

“......”

“......”

所有人....呼吸开始急促了起来!

因为,找到线头了!说白了这不就是学科建立的切入点吗?

怎么迎合?

张路臣首先想到的就是....

“想迎合普通百姓的胃口....”

“那就应该是.....大众化!!娱乐化!!低质化!!庸俗化!!”

可能难以接受....

可是,这却是事实。

什么是大众化?就是说大话都听得懂的话,官方辞令没几个人理解,可是一段大白话,却是连没上过学的文盲都懂。

什么是娱乐化?对着弄传播的人来说,不仅仅是内容越来越趋于娱乐,也在信息占比。

这个年代,可以算得上娱乐的,只有每个周末的《正大综艺》地台台的综艺节目,比如《快乐大本营》

然后就是,六点的动画片,八点的电视剧,中午十二点的评书时间。娱乐相对匮乏。

可是,如果是买方市场呢?为了吸引眼珠,娱乐比重必然大幅度增加。

什么是低质化?央视那些科普类节目,在这个年代你不得不看,因为没别的可看。但是....到了买方市场呢?

这一类高质量的节目、科学普及,还有市场吗?

什么是庸俗化?就是草根心理,市井哲学。全替代主流文化,成为社会的主要认知。

张路臣瞪大了眼珠子!!他找到研究方向了....

这不就是网络心理学,网络传播的特性吧!?

就这点东西,张路臣能写几十偏论文!推导出一个学科!

廖凡义也悟了!特么这不就是网络新闻时代的特征吗?我怎么没想到?

而齐磊,更惊人的话还在后面呢。

“好啦!!咱们已经推导出,网络时候的信息属性,大众、娱乐、低质、庸俗!”

“我再给大家加入一个条件....”

“还记得洞察模型里的那一批观点达人吗?”

这里面不但廖凡义他们亲身参与了洞察实验,其它人也看过相关的报告和数据。

大伙儿当然记得。

齐磊,“那是理想状态下的观点达人,也可叫网红。”

“那么....初期的网络属性,套用到网红身上,你们觉得,洞察模型中的理想化网红,还是唯一模版吗?”

众人呆愣,“什么意思?”

齐磊,“你们不觉得这些网红都太正经了吗?”

“如果一个草根,想崛起网络,又是在一个刚刚开化,网民和媒体都懵懂的时代。”

“他们会用什么方式崛起呢?”

众人,再次沉思,这回廖凡义突然又悟了,“低质!庸俗!娱乐化!!甚至还要利用网民的猎奇心理,以及....话题性!”

“对喽!”

齐磊大乐!

你看看,那些网红鼻祖,什么杀马特、芙蓉姐姐、干露露、凤姐之流,还没问世呢!

就已经被这些专家所洞悉了。

别小看这些现象,国内网络很多错误的价值观、低俗的风气,就是从这带起来的。

能洞悉,就能预防和研究解决的方案。以及支撑的理论基础。

穆正明听到这儿,彻底服气了,一边和身边的老头儿“激烈讨论”,一边夸...

“这小孩不错,这小孩真不错....”

“可懂了,怎么就不学经济呢?”

好吧,齐磊听见了,一脑门子黑线,你们搞经济的怎么这么愿意挖人呢?

看着大伙开始讨论,本来还想再抛出来一点干货,可是一想,今天的就够用了。

光一个买卖双方的市场角色转换,就够他们研究的了吧?

留点,下回再用。

这些都被董北国看在眼里,心里这个美啊!!

本来吧,新学部卡在那,他就有点提心吊胆!

上面的三个亿已经打到了北广账上,要的人也都给调了过来。

连穆正明都给送过来了,可见上面有多重视。

要是卡这动不了,那就笑死人了。

廖凡义一直说等齐磊,他还有点不确定,毕竟没见这小子真发威,心里也没底。

今天一看,这是个宝啊!!

大g幸好没挪!

不亏!!

可是,想了想,董北国还是觉得得提醒齐磊一下。

你要年青人的痛快,你要爽,你要不稳当可以,但是要掌握一个度。

别太过份!

就比如,你大g停女生宿舍门口可以,毕竟是有正归的通行证,这就没什么嘛!我还管老师职工开什么车了?

可是你接女学生....还特么绕场一周就过份了!

败人品。

想到这儿....

“齐磊啊...”董北国往前凑了凑,“最近确实受了不少委屈啊....”

齐磊往后躲了躲,怎么感觉背锅老头儿有点图谋不轨呢?

“您什么意思啊?”

董北国一看齐磊有点抵触,“没什么意思,能有什么意思?”

“就是关心你一下,对!关心一下。”

齐磊,“.....”

董北国呲着牙...明显能看出来下半口,左边倒数第三、四两颗牙是假的!因为颜色都不一样。

“是这么回事儿,你用年青人的方法解决问题没错!”

严肃着,“年青人嘛!就该睚眦必报!把我们小齐经理传成那个样子,太不像话了。”

齐磊,“董爷爷...要不您有话就直说吧,挺假的。”

“我.....”

背锅老头儿闹了个大红脸,“假吗?挺亲切的啊?”

齐磊,“假!”

“嗨!”董北国不装了,“我的意思是说!!你差不多得了!谁惹你你打谁脸就好。”

“打击面不要那么广嘛!”

“今天带着那个李...李玟玟!你还绕场一周,怎地?这是准备让全校都骂你,你再把全校都打一遍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