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8章 又开始挖坑了(2 / 3)

作品:《重生之似水流年

结果晓儿眦牙笑,“没。“

齐磊一听就瞪眼,“都特么十点了,还没吃?“

就见晓儿一脸无辜,“不怪我啊!音乐节的事儿贼多,错过了饭点儿,食堂没饭了。“

缠着手指头,“本来想和李憨憨混一顿,她还去跑活动了,没回来呢!“

齐磊一副没脸见的样子,那你不会外面找点吃的?

支起身子,“坐那儿等着!”说着话向厨房走去。

晓儿一听,登时大喜,“好瀚!”,乖巧地往沙发上一盘,等着了。

齐磊都走到厨房门口了,发现不太对,回头皱眉,“你不是回来取东西的吧?

你是回来蹭饭的!”

晓儿装傻,“别说那么难听嘛!我哪好意思麻烦你?“

齐磊,“都这个点了还不麻烦?谁大半夜给你忙活?“

晓儿,“少废话!赶紧的!"

冰箱里有什么做什么,一个黄瓜炒蛋,一个蒜茎炒肉,又蒸了米饭。

等端上去,晓儿已经迫不及待,自己抢过饭盛饭。

见齐磊拿了两个碗,眉头一紧,“你还吃啊?"

齐磊,“我也没吃呢!"

晓儿登时无语,你自己没吃,这叫麻烦吗?

这顿饭吃的更心安理得了。

把一块蒜苔夹进嘴里,像兔子似的一点一点往里送,吃的可香了。

“对了,恭喜你哈,暂时解脱了。“

齐磊皱眉,“恭喜我什么?又解脱什么?"

晓儿一副无语的架势,“你没看新闻啊?"

齐磊更不解,“什么新闻?”

晓儿,“棒子大总管脑抽,要把首都的译名改成首尔。网上都在骂呢,倒是没多少骂你的了。"

齐磊,“…“

如果他没记错,汉城改首尔是05年的事儿吧?现在就有苗头了吗?前世他还真没注意过。

齐磊哪知道,本来是没什么苗头的,小西巴现在也仅仅只是个别议员在叫器这个事儿,八字还没一呢!

只不过,他最近不是被骂的罗圈上天了嘛!邹成斌成在看不下去了,想给齐磊转移一下火力。

于是,央视就着重的报道了一下这个事儿。

然后然后国内舆论果然就不再抓着齐磊不放了。

不过不管转移不转移,齐磊对这个事儿都不太关心。

无所谓道,“那还挺是时候,给哥挡枪了。"

杨晓,“你说韩国人是不是脑了有问题?好好的汉城,为什么改一个谁都不待见的名字啊?”

齐磊,“他们就那样儿,去中国化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折腾去呗!"

这个年代,国人对小西巴还没那么仇视,或者说,那些缺德事儿,这也是他的那也是他的,小西巴也没那以柔心病况。

所以,晓儿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都无法理解。

包括汉城改首尔的这么个无语操作。

此时,晓儿见齐磊一副轻描淡写好像很懂的样子,鄙夷道,“这你也知道?"

齐磊,“还真别说,我还真知道。"

晓儿,“那你给我讲讲,到底怎么回事,他们为什么要改啊?"

齐磊吃的正香,他今天就下午糊弄了一顿泡面,饿着呢!

敷衍道,“这有啥可讲的,一帮不认祖宗的傻缺。"

晓儿,“祖宗?"

捶了齐磊一下,“别说那么难听!韩国确实有不少中国文化,也是咱们的附属国那么多年,还没到认祖宗那个地步。"

齐磊,“呵呵。”

不得不说啊,东亚这几个国家,韩国文化输出很成功,委国文化输出也很成功就特么中国,本来输出最多的文化,是东亚文化的主体,可是搞的却好像最不成功一样。

杨晓也喜欢韩国偶像,什么hot、李贞贤什么的。

抬头看了晓儿一眼,见她还挺义正词严,决定给这丫头上一课。

“我还真不是埋汰他们,这帮孙子还真就是忘了祖宗。"

端着碗,妮妮道来,“小西巴和北边的x有一个共同的祖宗知道吗?”

“叫箕子朝鲜。

“这名儿一听就知道怎么来的吧?就是一个叫算子的人建立的朝鲜王国。"

“那你知道算子是谁吗?“

杨晓瞪着大眼睛,“谁啊?"

齐磊,“姐己他老公,纣王知道吧?"

“知道啊!”齐磊,“箕子就是商约王的叔父,封地就在今天的朝鲜半岛那一块儿。”

“后来约王被周朝给火了,箕子那块地鸟不拉屎,离中原又太远,就躲过了一劫,于是建立了算子朝鲜。"

齐磊说嗨了,“那个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下的蛋!"

杨晓儿,““

不解道,“那这么说,他们为什么突然要去中国化呢?"

齐磊,“这事儿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早五六百年就开始了。"

晓儿越听越来劲,以前怎么没发现历史这么有意思呢?

盘着腿往前凑,“讲讲,讲讲!

齐磊难得碰上这么好学好的,索性敞开了聊。

“其实呢,在明朝洪武年之前,朝鲜半岛的文字就是汉字,语言也顶多算是中原汉话的方言分支。民俗、文化受中原和北方游猎民族的双重影响,但也主要以中原文化为主。"

"知道李氏朝鲜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他们的世宗大王,为了摆脱中原宗主国的束缚,先是先斩后奏,给自己弄了一身儿五爪龙袍。"

晓儿一听,"大胆逆贼!"

齐磊,“这还没完呢,世宗大王又造了一堆偏旁部首,形成了朝鲜文字。"

“说句不好听的,那玩意就不叫文字!那是彦文,说白了,就是汉语拼音。“

“连他们自己都嫌弃,都不爱用,因为重复率太高了。“

“这么说吧,一个星期,你可能学不会韩语,但是绝对能把韩文学的明明白白。"

“就那么简单!因为就和汉语拼音是一个功能,一个音下面就一个字!就好比汉字蛋“但弹'“氨惮'石都是‘dan!!"

“所以,世宗把字造出来了,李朝乃至后来的韩国的官方文字依旧是汉字。

“这种文字只能表意,却没法形成书面语言长期保存。写的人知道什么意思,

时间长了,看的人都看不懂。”

“你拿汉语拼音写个作文试试?"

杨晓直咧嘴,“想想就难受。"

又问道,“那汉城改首尔,是怎么回事儿?"

齐磊,“这事儿得从李承晚建国开始说起。"

“汉城,原本叫汉阳,后来改的汉城。一听就是中国名吧?“

“到了李承晚的时候,他多了个心眼儿,用韩文为汉城命名。"

“音译依旧是汉城,不过,没用汉字!“

“所以,汉城就成了小西巴所有城市之中,没有中文名的城市,而且还成了首都。

杨晓,“哦!"

齐磊,“到了朴正熙执政的时候,又对汉字动了心思,把官方文字的汉字彻底抛弃,改成了韩文。“

“可是这玩意是真不好用,所以剔除也不回能彻底,他们身份证上依旧要使用汉字。"

“而这次,其实很简单,汉城的中文翻译是汉城,而李承晚的小心思就有用了。

“它是用韩文命名的,音译是什么,他们说了算。"

所以,只要通知一下咱们,把汉城的音译改成首尔就行了,你也说不出来啥。“

这回晓儿全明白了,听的挺来劲儿。

“这么说来,他们还挺拧巴的。又不是不让他们用,非得去什么中国化呢?“

“呵呵。“齐盒冷笑一声,“说实话,做为我兔的邻居,都苦逼的,一个个专注去中国化一万年!"

国为了去中国化,把神化故事都算进历史里去了。

南边的小越越,更干脆,在他们的历史里,中原王朝都是山寨,他们才是中原正统。

而小西巴则是兼百家之长于一身,别说中国了,地球都快成他的。

一面改历史。李朝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1900多年,都特么快飞升了。

另一面,又改文字、改首都名等等,就不够他们折腾的了。

可实际上,啥用没有,给自己找不自在呢,而且深受反噬。

就拿小西巴来说吧,后世那些闹剧,什么汉服是他的,孔子是他的,东三省都是他的。

大韩民国都统一中原了。

看似荒诞,脸都不要了,可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