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特战之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三章:穷途末路(6)(2 / 4)

作品:《特战之王

吴市长...

这个称呼带着时光的力量,似乎一下子将他拉回到了几十年前。

是的,几十年之前,吴正敏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他曾经是秦州行省某个市的市长,而那个时候,陈方青则是那个城市的副市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年前,两人是一起共过事的,而那个时候,陈方青还是吴正敏的直接下属,就跟现在一样,两人都在内阁,但身份却互换了一下,反而是陈方青走在了前面。

吴正敏的眼神中带着明显的回忆。

几十年前,大概是四十年前了,那个时候他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却还没有真正得到东南集团的重视,那个时候的陈方青就更没有什么明显的集团痕迹,那个年代,正是吴正敏意气风发的时候,陈方青年轻,有能力,有魄力,眼光长远,做事情也是脚踏实地,很快就引起了吴正敏的重视,并且将他推荐给了省议会,并且通过了他成为那个城市理事副市长的任命。

那个时候的两人工作配合可以说极为默契,只不过两人私下里显然都不是什么八面玲珑的人物,因此私交一般。

有了陈方青的协助,吴正敏的工作无比顺手,理清了市府的工作,随后开始大刀阔斧的建设改革,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吴正敏正式进入了东南集团的视线。

李鸿河某次下来考察后不久,吴正敏从市长变成了议长,而陈方青则从理事副市长直接一步到了市长的位置上。

一二把手大都各有心思的常规现象没有发生,两人依旧是通力合作,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里绽放着光芒。

当时的秦州行省跟如今不一样,如今的秦州已经是豪门集团的后花园,而当时的秦州,却是豪门集团,东南集团和太子集团犬牙交错的态势,如此复杂的政治环境里,秦州的那座小城飞速发展引起了无数人的重视。

吴正敏开始在东南集团变得重要。

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接触陈方青。

东南集团,豪门集团,太子集团,都有人接触他。

只不过有一个不能算是规则的潜规则在中洲一直都存在着,从国家到行省,在到市县,一贯如此。

这次大选的焦点是文思远和华正阳。

华正阳最大的劣势,        就在于李华成。

李华成是总统,出自学院派,那么就有很多人不想看到同样出自学院派的华正阳成为中洲首相。

这对于学院来说是好事,但对别人而言,却有着切实的顾忌,一二把手完全是一个立场,高度一致,这样的强势,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而具体到各个行省,除了类似于东北,北海,江浙,天府,中原这样各大集团培养自家人才的后花园之外,大多数的行省,议长和总督都不会出自同一个集团,

各大集团在不同的行省都会有力量,某些集团的力量占有大优势,那这个行省也就成了常规意义上的后花园,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立场总是有的,除了某些核心的根基行省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行省,是真正清一色只有一种力量的。

行省如此,市县同样也是如此。

当年三大集团都跟陈方青有过接触。

那个时候的李氏和北海王氏还是同气连枝。

毫不夸张的说,那个时候的东南集团,是陈方青的最佳选择。

更进一步来说,东南集团的橄榄枝,是陈方青最渴望的。

但他最终却还是选择了太子集团。

原因?

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那个潜在的规则。

又或者说,是为了那座城市三区十一个县的六百多万民众。

如果他选择了东南集团,那么同样出身于东南集团的吴正敏和他自己,必然会在近期内调走一个。

以当时秦州的状况来看,当时可以去那座城市跟他或者吴正敏搭档的人,都不是很认同他们二人发展城市的理念。

可那座城市的根基已经打下,市财政的指出曲线就像是过山车一样,大出大进,各种投资遍地开花,同样市里的各种抵押,民众集资也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那段时期对于那座城市是最为关键的一段时期。

吴正敏和陈方青的配合最为默契。

他们两人走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局面的动荡,如果在来一个不认同他们的发展理念的人过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最后也许就会发生难以想象的混乱,继而造成无比巨大的社会问题。

到时那座城市的前途会毁于一旦,同样两人的前途也会毁于一旦。

于是陈方青选择了当时仅次于东南集团的太子集团,顺利的留了下来。

这样的选择不管对错,起码都为他和吴正敏争取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那座城市在哪四年里飞快的奠定了一切,走在了最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