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财之道(2 / 4)

作品:《亮剑之独立大队

赵刚现在对于挣钱解决马武山根据地经费紧张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他毕竟是在北平上过大学,见过世面,希望能够在马武山根据地多开办一些工厂。

赵刚详细地向王树怀了解了敌占区紧俏物资的情况。他在考虑根据地里能够生产哪些产品,可以销售到敌占区去,来为根据地增加收入。

王树怀说,除了武器、弹药之外,最赚钱的就是药品,尤其是消炎药。

假如马武山游击队能够搞到药品,他可以帮助游击队在敌占区的地下市场进行销售,可以卖出很好的价钱。

听到这里,赵刚不由得感到十分遗憾。

马武山根据地只生产党参、甘草这些常用的药材,这些东西不是紧俏药品,卖不上价来。比如说消炎药等物品,马武山游击队和独立旅自己都不够用,还需要从日伪军那里去抢劫,不可能拿出去换钱了。

赵刚原本还想在根据地建设一家肥皂厂,听完了王树怀的介绍之后,也感到很泄气。这些东西本身就不是什么紧俏物资,如今这战乱年代,普通的百姓也舍不得花钱去买香皂和肥皂,因此投资建设肥皂厂意义不大。

赵刚感到有些泄气,他让王树怀在自己的办公室等着,他要去见徐大龙,看看他有什么事情需要跟王树怀交代的。

赵刚见到徐大龙后,就谈到了自己关于开办工厂的一些想法,问徐大龙有没有什么主意?如果有的话,正好王树怀来了,可以让王树怀帮助采购一批设备。

至于开办工厂的人选,他可以通过他原先的同学去招募一些人来。

听到赵刚的想法之后,尤其是提到药品的事情,徐大龙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主意。

这个主意如果实施了,可比出去抢劫容易得多了,赚钱也来得快,而且还能够为地下党抗日武装解决大问题。

想到这里,徐大龙有些兴奋了起来。

他让人去叫来了苏晓燕,询问她关于制药方面的相关知识。

苏晓燕学习的是外科,对于药剂学也是一知半解。不过她说,假如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她在太原城里就有很多的同学,可以动员他们来马武山根据地。

说到这里,苏晓燕有些疑惑地说道:“如今消炎的药物主要是磺安类的药物,咱们这里没有那样的原材料,也没有相关的资料,恐怕很难生产吧。”

徐大龙有些得意地说道:“磺安类的药物算什么?我偶然得到了一种新型药物的配方,不仅能够起到普通的消炎作用,还能够有效地预防败血症等病症,可以说是消炎药中的特效药,可以挽救无数伤员的生命。这种药物一旦问世,一支针剂的价格可以卖到一根大黄鱼。”

听到这里,苏晓燕和赵刚都满脸不可置信地望着徐大龙。

如果说徐大龙有着极高的战术素养、能打仗,这个他们二人绝对相信。可是要说徐大龙够研制出至今世上还没有出现过的消炎类的特效药,他们真的不敢相信。

赵刚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说的这种新的特效药,也是你那个师傅教你的吗?有这么好的药物,为什么没有早开发出来呢?”

苏晓燕不好意思当面质疑徐大龙,但是她的目光明显地透露出了怀疑的意味。

徐大龙郑重地说道:“你们不必怀疑,在重大的事情上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我开玩笑?”

苏晓燕虽然不是药剂学专业出身的,她毕竟是医生,医药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过很多。

她问道:“大队长,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种消炎药的基本的原理?”

徐大龙口中所说的消炎药,就是最重要的消炎类药物清梅素,清梅素在刚刚发明之后被称为盘尼西林,在二战期间挽救过无数伤员的生命。由于疗效显著,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发明出来的好多年内,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在地下市场上已经炒到了一根大黄鱼一支针剂。即使是这样,也是一针难求。

徐大龙就详细地给赵刚和苏晓燕进行了科普。

赵刚和苏晓燕一样,听到徐大龙说得如此专业,再加上他们平时对徐大龙信任,基本上相信了徐大龙所说的,这种新型的特效药是真的。

苏晓燕激动地说道:“大队长,如果真的能够发明出这样的药物,那可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你真是太有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