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46章、论治(2 / 2)

作品:《蜀臣

不管是接受魏国官职的一郡太守或守戎都尉、已然得到了利益的豪右,亦或者是被压迫已久的卢水胡等,各方大大小小的势力都遣了使者叩鹯阴塞。

既得利益者,声称如果大汉能不改河西当前的权力格局,他们愿意再次守护大汉旌旗的荣耀。

被压迫已久者,则是把握时机慷慨请命,声称甘愿为大汉前驱讨不臣;但求大汉讨平凉州后,能改善他们的处境。

尚有一些马贼或游侠儿,自发前来投军。

他们的目的是最单纯的。

仅是想在大势所趋下,以性命博得功名,一改生而卑微的命运。

不得不承认,在某种意义上,魏国反扑陇右的失败,乃大汉收复河西的最佳助力。

也将河西所有肉食者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摆在了阳光底下,无处遁形。

收复金城郡,乃是正常的军争。

而收复河西走廊,则是一场权衡各方利益,将权利重新分配的决断。

决断如何,决定了河西走廊烽火的多寡。

譬如,让大汉兵不血刃便可得到河西走廊的做法,乃是一切保持现状。逆魏如何纵容那些豪右及羌胡部落的权势,大汉便如何保障他们的权柄在握。

如此,他们必会欣然接受大汉旌旗。

反正对他们而言,给谁效命不是效命呢?

该缴纳的赋税、该履行的职责等都没有变化,不过是称呼从“魏臣”改为“汉臣”罢了。

只是大汉不会做出如此决断。

无他,不患寡而患不均。

先帝定蜀以来,就一直推行着“蜀科”。

巴蜀之地的豪族都被峻法所束缚,自然不会让河西豪右例外,以免引发其他人的不满。

再者,自从夺回陇右之后,朝廷就一直以丝路的利益,让巴蜀豪族们“主动”支持着北伐大计。夺下河西走廊后,也必然会反哺下他们。

一味索取而不反哺,是不会长久的嘛。

以后攻伐关中、克复中原等战事,同样还要这些豪族不吝出力呢!

至于如何反哺,自然要改变河西走廊的格局,将一部分利益抠出来给予他们。

因此,丞相此番招郑璞来,并不是要嘱咐戍守鹯阴塞护卫魏延大军后方的职责。

以魏延与郑璞二人将略以及近四万精锐汉军,去攻打人心板荡的魏属凉州,还能有谁能挡汉军锋芒?

没必要嘱咐什么不是?

实际上,丞相在得镇守在鹯阴塞的张苞,转来各种书信后,便一直在思虑着如何定河西。如今也是想听听,郑璞对河西走廊诸多势力的见解,看有无裨补阙漏之处。

一来,出于为国培养后继者的潜在打算。

是否有潜质成为执国者,最佳的考验,莫过于这种权衡多方利弊的见解了。

另一,乃是因为如今的郑璞,甚至比马岱更了解大河之西的局势——在魏军刚刚退出陇右的时候,他就已经通过降将徐质、掮客石普力等人分析,未雨绸缪的做出了《河西势力疏》呈给相府了。

而郑璞听罢丞相之问,也不做推辞。

略作思虑后,便拱手而答,“回禀丞相,大河之西自灵帝以来便烦扰不休,民已不畏威、豪右皆恣睢,不可放任也!犹如患沉疴痼疾之人,汤药可缓一时,不可除病根也。是故,璞窃以为,当以兵锋之威,废数载时日,图割肉刮骨去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