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046章、雏鸟(2 / 2)

作品:《蜀臣

自然,柳隐南下所募的部曲,亦须将其家眷尽迁来蜀中,归朝廷一并编户授田。

如家眷不愿迁,则不可募之!

然,思定对柳隐的安置妥当后,丞相诸葛亮又再度蹙眉。

柳隐骤然加入,亦无异打乱了,他对郑璞的培养计划。

本来,授职给句扶携郑璞前去南中,主要目的,乃是期郑璞早日熟谙军中行伍之事,以便为国所用。

名不正,言则不顺。

试想,仅句扶为正、郑璞为副,二人尚且能共筹画计事。

若再加一柳隐,郑璞位卑,安能断事邪?

思来想去,诸葛亮便又免掉了郑璞的假司马之职,改授以相府书佐暂代监军之职,置于句扶与柳隐之外,代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率。

如此一来,郑璞既权不夺位,又可参与军中计事,取两全其美。

“呼......”

轻轻搁下笔,诸葛亮手执墨迹微润的上表,微轻吹了吹,便出声唤门外小吏,遣人将此送入宫中让天子刘禅用印。

旋即又阖目,只手轻揉鼻根部,缓解目视过久的双眸酸涩。

少时,便睁目,侧头将视线蔓延至窗帷外。

那里的长屋檐内,有一鸟雀筑巢,此时正觅食归来哺育雏鸟,逗起叽叽声一片。

唉,鸟雀亦知勤勤哺之,以期后辈茁壮健长。

譬如当今的大汉,荆州之失与夷陵之败,带来的后果并非丧兵失土那么简单。

尚有无数将率俊才的凋零!

老一辈的关羽、张飞、法正和马超及刘巴都在此期间亡故,中青代的关平、马良、冯习、张南、程畿和傅肜、王甫及李朝等尽亡故!

人才青黄不接,大汉亦由盛转衰!

他被先帝托孤、被今天子托于朝政,身为肩挑大汉中兴的丞相,自当事事躬亲勤勉,哺育后辈健长成才,为国裨益。

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侧目看了好一阵雏鸟的欢鸣雀跃,丞相诸葛亮又耷下眼帘,凝眉成川。

似是有些时日,未入宫面君了,不知陛下近日如何了?

尚勤勉习政读书否?

却是不知,治国驭人之术,权衡之道,帝王威势,陛下融会贯通有了几多?

嗯,有兰心蕙质、颖悟绝伦的张皇后在侧,陛下应颇多用心吧?

罢了,妄多思,亦无益。

待此些日子忙罢,便寻个空闲入宫见见陛下吧。

敛起心中思绪,丞相诸葛亮再度睁目,取出一案牍铺展于案几上,细细看读。时不时,便只手执笔,点墨于竹简内侧,行云流水倾泄出一行蝇头小字。

只是,批阅少时,便又微侧头,眉微蹙,搁笔捋胡而思。

似是未闻郑家子有婚约之言?

其父早亡,应未有吧?

以此子之才,他日成朝廷重臣不难。

或许,可先为其寻一功勋之家定下姻亲,以备日后能谨记君恩浩荡,此生终节为大汉诚臣?

嗯,此事暂且缓缓。

待看他南中之行,其才施展如何,再做定论。

撑案起身,丞相诸葛亮从右侧庋具上方,取下一小巧木匣,从内将写满密密麻麻蝇头小字的布帛铺展于案,执笔落下“郑子瑾、姻亲、守忠节、朝廷功勋之家”,便再度收起。

随后,伏案署事,心中再无杂念。

时光流逝,如白马过隙。

转眼,便是暮秋末。

日夜于军营内操练兵卒演武的郑璞三人,终于接到了丞相诸葛亮的调令:三日后,率军赶赴庲降都督府所在地,朱提郡南昌县。

此去何为,或是担忧人多口杂的缘由,竟未告知。

乃是让马忠私下叮嘱,曰:“待到了庲降都督府,李都督自然会告知。”

军令如山,郑璞三人亦不敢多问。

连忙督促将士们收拾行囊,又持着丞相府的手令前往就近的邸阁及武库署,领了沿途所需粮秣、辎重及甲兵等物,准备兵出而去。

自然,出发之前,除了于城内不置宅子的句扶外,郑璞与柳隐都抽空归家一趟。

收拾些细软,以及叮嘱家宅之人几句等等。

却是,哪料到!

甫一归自宅,被扈从郑乙迎入时,庭中便有一小子疾步行来,躬身而拜。

“佥,拜见先生!”

郑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