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0章、无形(2 / 2)

作品:《蜀臣

张慕此人,颇有来头。

初,乃是刘璋为益州牧时,领军五百的军曲候。

后随张任于雒城,抵御先帝刘备。

张任战败被杀,他沦为溃兵。又因归成都之路被堵,便带着残余士卒沿着石亭江而亡命,入山区为贼寇。

因势穷力孤,亦不敢纵贼劫掠乡闾。

是,故官府亦以道路难行,而不曾围剿之。

郑璞听罢,亦忍不住长声叹息,心有戚戚焉。

古往今来的世道,寻常的黎庶百姓之家,只需一场疾病、一次山洪抑或一场旱情等变故,就会迎来家破人亡的结局。

轻声宽慰了张清几句,郑璞心生怜悯,又再次发问。

“你被迫为寇,可曾伤过无辜否?”

“回郑郎,我不曾。”

张清连忙摇,如那拨浪鼓。

恐郑璞不信,还解释道,“我们外出劫道时,族兄曾有言叮嘱,不可伤人命。且是在一处劫掠得手,须要换另一处埋伏。”

呵~~~

此贼子张慕,倒是颇有心计。

难怪占山为贼如此多年,一直未被官府遣兵来讨。

听罢,郑璞心里,不由对张慕生出些兴趣来。

而张清继续分辨道,“郑郎,我等都是穷苦人家,不等于才沦为贼寇。所以族兄嘱咐我们,不可劫掠穷苦百姓。仅是对往来的商贾,以及看似富庶的旅人,塞道勒索马匹和钱资。”

穷苦黔首,你们也劫掠不出什么来.........

暗道一句,郑璞轻轻颔首。

又沉吟了片刻,便轻声谓之,“你既不曾伤及无辜,且沦为贼寇亦是无奈,不如今后随我身边当个扈从吧。也好让你幼子及长后,莫变作贼寇。”

“小人...小人.......”

好不容易止住涕泪的张清,再度哽咽不已。

喃喃了好几声,都说不出完整的话语了,便再次拜倒于地,频频叩首做谢。

而早就收了刀兵、一直静静倾听的其余贼寇,闻言亦然拜倒于地,异口同声,“请郑郎怜悯我等,收为扈从。”

见状,郑璞亦不奇怪。

唉.......

以孝悌治天下、尊仁德为世理的时代,若不是世道多艰、被生活所迫,孰人愿沦为贼寇而让门楣蒙羞及子女被牵连?

且他如今身为丞相府的僚佐,他们这些贼寇能成为扈从,亦意味着贼名可去掉了。

只不过,他可不敢收了这些人。

非是担忧此些人,贼性不改而辱了什邡郑家声誉。

乃是《蜀科》严厉!

尤其针对巴蜀豪族大户侵吞田亩、藏匿隐户徒附的律法,堪称严苛。

收一个郑清为扈从,别人不会置喙一二。

若是突然收了十余户为佃户,恐被好事者进言诋毁。

他可不想因小失大,因十余人而被丞相诸葛亮认定为,一心谋私利之人。进而,影响了未来的升迁及器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谨慎些,总是好的。

不过,既然这些贼寇,慕什邡郑家声誉来头,哪怕不收下也应该指条明路。

以免寒了他们改过自新之心。

“尔等都起来吧。”

心中思定的郑璞,起身伸手虚扶,“既然皆不愿再为寇,自请为扈从,我断无不受之理。不过,不瞒诸位壮士,我如今职为玄武军将主,家中资财皆用来补填亲兵之用矣。亦无力承担安置诸位家人的生计。”

言至此,郑璞又抬手,制止了众人引失望而爆发的哄然之声。

“我言尚未叙完,且莫作鼓噪。”

待众人安静下来,郑璞再度出声,“我虽无力承担诸位的生计,然而朝廷却是可以。如若诸位信我,我可代为向朝廷请示,免去诸位为寇之罪,并以汉中郡肥沃之地,画足以让诸位家中得温饱之田以授之!尔等意下如何?”

话落,众人却是鸦雀无声,惊疑而面面相觑。

倒是旁边已然止住情绪的张清,代为周旋出言,“郑郎,他们非是不信郑郎之言,乃是不敢信朝廷。”

呃~~~~

了然矣。

此些人,或多或寡是受了不平之事,方沦为贼寇的。

对朝廷不敢抱有太大希望,亦是情有可原。

当即,郑璞慨然作态,掷地有声,“我以什邡郑家门楣作誓,若朝廷不授田于尔等,我郑家之田亩,任由尔等耕之!我郑家之资财,任由尔等分之!”

亦让众人皆愕然。

旋即,皆拜倒于地,口出“愿信”以及“郑郎仁义”之言,声如三伏之雷。

亦郑璞不由心中失笑。

他自认,从来都不以圣人自居,更不会行圣人之举。

之所以如此言之凿凿,乃是如今的汉中郡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莫说十余户的安置,上万户的画地授田,都绰绰有余。

且为国添户,乃是丞相诸葛亮喜闻乐见的。

既然如此,他为众人作誓言,又何有忧之?

随后,便是郑璞叙出自身,即将赶赴凭吊秦宓,让众人归去收拾细软后,再扶老携幼去寻他。

嗯,秦宓乃蜀地名士。

入葬之地,广汉郡无人不知。

不过,张清离去前,郑璞还让他帮忙带了口信,给与贼酋张慕。

乃是招降:“君本军士,报国护民者也,何沦为贼寇邪?若君有心去贼名,我虽不才,愿为君谋一出路。或为将率,或为富家翁,任君前来面谈而自选。”

待众贼人皆作别而去,郑璞三人再度步履匆匆。

而身边的傅佥,赶路之际,还抽空问了句,“先生,那贼酋张慕,会前来面谈吗?”

“会的。”

郑璞满脸确信,声音有些狰狞,“他安敢不来!”

“咦,先生为何如此确凿?”

闻言,傅佥不由扬眉,满目诧异与不解。

然后他的脑袋,便迎来了一记轻叩,以及郑璞有些严苛的声音,“以《捭阖策·权篇》思之!”

“噫,我了然矣!”

沉吟少时,傅佥方恍然大悟,由衷仰慕而言,“先生筹画设谋,委实神鬼莫测也!”

然也!

郑璞方才,已悄然设谋于张慕了。

以什邡郑家的声誉,佐以朝廷既往不咎及授田的利益,便是断了张慕聚众为贼的根基。

试问,能有几人,放着有田有宅的温饱日子不过,继续当朝不保夕的贼寇?

他若不来,那便等着众叛亲离吧!

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