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48章、不负(2 / 5)

作品:《蜀臣

而士人之间相互追捧造势得来的名望,如何能比得过天子与公卿的亲口赞誉呢?

策论之题,如水利、农耕、取民资、征徭役、与民休息、克贪腐、止奢靡、可否关梁无阻等等皆以如今朝廷实干之事命之,以求广开言路、引导务实罢虚。

如若遇良策谏上,天子可不吝盛赞之、将其越级擢拔之。

如此一来,便可令士人皆求实干之能矣!

长期以往,亦可推动世风变更矣!

再怎么不济,也要比魏国九品官人制的以门第取士更好些罢。

自然,此事郑璞先详言与丞相。

丞相那时听罢,当即捋胡感慨了句,“子瑾思与行,不枉天子素亲之也!”旋即又莞尔,挥手允了,“子瑾既言之凿凿,便上表天子行之罢。”

是的,推行论策,亦乃利好天子之举。

士为知己者死。

在世家豪门把持孝廉取士、贤良晋身无门的年代,怀才不遇者被身居高位者一言肯定或举荐,日后往往会感恩戴德,甚至以死报之。

如此之类的事情,不乏例子。

如魏武曹操年少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皆以其人其才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