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16章、瞒天(2 / 4)

作品:《蜀臣

而是所图甚大。

因为他取王基之言,不过是掩盖了自身意图罢了。

身为君主的他,对魏国不底蕴复双线作战的局势了然于胸。

故而,他便期待着毕功于一役、一战将江东的北望中原之志彻底挫败,让其安分的画江偏安一隅,好让魏国在未来十余年之内皆可心无旁骛的应对巴蜀进攻关中。

毕竟,对于代汉而立的魏国而言,巴蜀才是死生之敌嘛~~

孰重孰轻,曹丕不谙,但曹叡心中有数。

对,如今魏军进发庐江郡不过是个幌子。

曹叡真正的意图,乃是行瞒天过海之计,让魏国大军得以兵临濡须口。

濡须口,乃是指濡须水(今裕溪河)南下入长江的河口,而并非是另一连接巢湖的口岸。

如若说依着南淝水修筑的合肥城,乃魏国御江东的重镇;那么,江东在濡须水中段(流经濡须山与七宝山中间的山隘口)修筑的坞塞,便是东吴的命门。

两者的战略意义,如出一辙。

因为在平原地区流淌的大江大河,容易因泥沙堆积或河流改道在河道中央形成沙洲岛屿。

濡须口周边就是如此,不乏江心岛(沙洲)。

正值冬季水浅之际,长江两岸与江心岛的距离缩减,极大便利了进攻方跨江。

如果魏军攻破了濡须坞,便可以小舟船将精锐兵马占据江心岛,然后再以蛙跳式的进军在大江东岸建立桥头堡,就可以复制潼关之战时以浮桥渡过渭水的战术——形成借肋浮桥将濡须口-江心岛-东岸桥头堡三者连为一体,构筑一条进入江东的通道,让大军很快就能渡江与东吴在地面鏖战。

如此,魏国饮马江东,便是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