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71章、守御(2 / 2)

作品:《蜀臣

从逆蜀的角度出发,不管走陈仓道还是褒斜谷,都会被魏国以重兵遏制进入拥有更肥沃土壤的北原。但从萧关道或关陇道进入右扶风,只要将汧水河谷占据了,那么,汧渭之会便是囊中之物了。

两水交会冲击出来的平原,土壤自然肥沃。

而且在先秦时期,汧渭之会就是秦人赖以入主关中的据点~

素来受困于粮秣的逆蜀,安能不垂涎三尺!

故而,司马懿便是基于此,因势利导将扼守陇关道的阳城三地给彻底孤立,看逆蜀在战略诱惑面前能忍多久不攻坚。

因为不管逆蜀是否攻坚,从战略层次而言,对魏国而言皆是有所裨益。

彼若不攻,以积粮三年的储备,阳城三地是不可能陷落的,亦是他将逆蜀遏制在右扶风境内了。而若是强行攻坚,那么逆蜀必然会死伤惨重,魏国便可以迎来反击的机会了。

兵贵胜而不贵久嘛.....

逆蜀若久攻不下,士气必然萎靡,届时雒阳中军与关中各部一并合力,将之驱逐出关中还是可以做到的。

是的,不管是曹叡还是司马懿,心中都明白久守必失的道理。

任凭逆蜀长久的在关中盘踞,对魏国的威望与人心是多么巨大的打击,他们了然于胸。

毕竟,魏国代汉也没多少年。

失去凉州与陇右便算了,连将逆蜀驱逐出关中都无法做到,那些关东世家豪族可就人心思异了。

不过,司马懿胆敢断定,逆蜀必然会攻城!

缘由还是粮秣不足。

出萧关而来的逆蜀魏延部,约莫七万将士,仅靠安定郡朝那与乌氏二县的屯田,根本无法供养,频频从陇右转运亦会耗损民力,彼岂能长久困而不攻?

焉能不对汧渭之会汲汲而求!

“孝威见微知著,我所思所图,半分都瞒不过。”

听罢的司马懿,拈须颔首,径直承认了薛悌的猜测,且继续发问道,“孝威既然看透我所欲,不知可有指点之言否?”

“孝威必有高见!”

还未等薛悌作声,另一侧的赵俨便率先开了口,“我离雒阳之际,陛下曾私语谓我,声称孝威久在雍凉,命我多求教。”

呃........

此话甫一落下,薛悌虽颜色不改,但心中却是骂了声。

彼此都是宦海浮沉多年的老臣,薛悌哪能不知道赵俨为何抢先作言?

什么天子私语谓之?

这分明赵俨知道他与司马懿关系已然不善,故而借了天子的名义,让他莫要带着怨气回绝司马懿之问罢了!

然而,他是因私废公之人么!

“不敢当都督指点之言与天子之赞。”

薛悌起身离席,拱手向雒阳的方向拱手示意后,才语气缓缓而道,“都督部署,已是当今局势之最优耳,我委实无有可置喙之处。不过,我以为逆蜀恐不会先兵犯阳城三地,而是先来攻打安定郡东南。虽坐镇临泾的平西将军久经战事、在郡内威望甚著,然而彼疤璞亦非等闲之辈,都督不可不防啊!”

逆蜀将以疤璞先犯陇东?

闻言,司马懿与赵俨对视了一眼,随后又皆陷入了沉吟中。

倒不是他们先前忽略了安定郡的防御。

而是觉得胡遵内有五千精锐戎卒与约莫两千郡兵镇守城池,外有羌胡部落为援,即使疤璞督西凉铁骑来袭,亦能是固守无忧的——若彼逆蜀魏延部分兵去策应,魏国自然能提前探悉,且提前抽调兵马去增援了!

但如今被薛悌提及,他们亦隐约有些担忧了。

无他,鹯阴城塞与高平城易属之前,雍凉各部谁不是觉得固不可摧!

那是“我魏之大患”疤璞啊~~

不可以常理揣之。

况且,安定郡若皆被逆蜀所占据,魏国关中的防线将迎来不可承受之重。

先秦时期,犬戎攻破周王室的镐京就是沿着陇右泾水河谷南下的。

且周王室的镐京乃是在渭河南岸,而如今的长安城则在渭水的北岸,连渡河的不利因素都省却了!若是胡遵被疤璞所败,那司马懿就不得不放弃右扶风,将兵力悉数收缩回来扼守长安城了!

然而,司马懿即使心有警惕,却也无法现在就增兵前去驻守。

仅临泾与彭阳等数县,无法供养得起那么多兵马......

“孝威此言,深得我心。”

少时,他重重颔首,朗声说道,“正好孝威现今在郑国渠与白沟护粮,不若你移师谷口(郑国渠左端),我再益些兵马与你,以便随时救援陇东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