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76章、善如恶(2 / 3)

作品:《蜀臣

原本静静倾听、频频颔首的徐质,待听到张特最后一句时,不由再次面露疑惑。

攻杀附魏羌胡部落他可以理解,驱逐汉家黎庶亦能说得过去;但令百姓温饱不续被迫迁徙竟称作善举,他是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

世间哪有这种善举!?

如此都能称为善举,那恶行将如何定义?!

是故,他忍不住发问道,“焚庐舍毁田亩,乃是祸乱黎庶也,驱民更是恶行也!我亦信将军并非残暴之人,实乃战事使然耳。然而,子产何以善举谓之?”

闻问,张特没有当即作答,而是露出了一个笑容,反问道,“以兄之见,日后我军至临泾县,彼逆魏胡遵或会献城而降乎?”

当然不能!

彼逆魏胡遵乃司马懿心腹部将,岂会献城而降!

徐质在心中作答,微微摇头。

而张特复问道,“那兄以为,以逆魏视黎庶如草芥之行,我军兵临城下时,彼胡遵是否会强令青壮守城?”

额~~

这次,徐质面有恍然之色。

因为他知道,魏军必然会强征黎庶协助守城!

且他更知道一旦黎庶上城墙作战,乃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是故,他略作踌躇,方试声而问道,“子产之意,乃是将军驱民之策,并非是不怜黎庶,而是不欲他们遭刀兵乎?”

“然也!”

张特拊掌而赞,语气缓缓而道,“昔日子贡赎鲁国奴隶归而不取金,孔夫子责之;子路救溺者而受其牛,孔夫子赞之。何也?是趋利乃世人本性,不可悖也。故可言之,‘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亦可言之,将军的将令看似不仁,实则乃是不欲见生灵涂炭,故先驱黎庶避开战火耳。”

徐质默然以对。

不仅是因为张特之言令他振聋发聩。

更因为他知道汉魏的决战之处,必然在长安城。

一旦长安城被汉军攻破,关中其余无险可守的地方亦是传檄而定了,亦是让那些被驱赶入左冯翊的黎庶免遭战火了。

好一会儿,他才长声叹息,“非子产之言,恐我将误解将军之将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