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80章、不利(2 / 2)

作品:《蜀臣

但这两都是佯攻的。

为了迷惑魏国,认为江东的主攻防线仍旧在淮南,让逆魏的雒阳中军赶赴淮南救援!

原本策应而战的荆南各部,这是化虚为实,如而驻军在武昌的吕岱可渡江牵制逆魏江夏郡的守备;镇守在荆北江陵城的朱然与驻军在公安的诸葛瑾一并直上围困襄阳城池、别遣诸葛恪与陈表督领本部贴着荆山(有路可通,巴山北道)往东三郡而去,将魏国荆襄战线所有的守备兵马皆吸引走。

真正的主力则是让全琮督领。

径直从大江进入汉水(沔水)逆流而上,切断襄阳与樊城的连通,做出北上宛雒之势,令魏国荆襄战线各部仓促回援。

如此,在顾此失彼的混乱之中,魏军必然会有失措之处!

盖因有大汉牵制着魏国的雍凉大军、雒阳中军又赶去了淮南,届时他们即使想来救援,仓促之间亦无法赶到了。

亦是说,只要江东能抓住这个失措,便是可“以点破面”的方式,带动全线北伐建功了!

孙权看罢殷礼的上表,没有与其他人计议便否了。

哪怕他觉得此筹画很好。

但从他的角度出发,殷礼的筹画不能付诸于行。

夺合肥新城之前,他已然将整个淮南的利益许给吴地世家豪族了!

在没有攻下寿春城之前便改弦易辙,那些好不容易才甘愿为江东基业死力的吴地世家,会觉得他食言而肥......

会心怀怨恨!

会爆发出比荆南豪族更大的危害来!

毕竟,吴国掌控兵权的各部将率,大多都是吴地之人。

荆南的世家豪族即使叛乱了,他仍有自信可以讨平,但若是吴地的世家豪族群起叛乱了,那吴国恐将非孙氏基业矣!

是的,并非殷礼的筹画不好,而是他无法推行。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当陆逊督兵赶到寿春城下时,心中同样有了此番北伐恐难建功的觉悟。

却说,吴国此番北伐的部署,乃是这样的。

在广陵城的孙韶与张承仍旧作为偏师,牵制着魏国青徐二州的兵力。

而再次复起重用的朱据,则督领万余人进发六安一带,临水落营牵制着魏国豫州兵马,以及遏制魏国斜插入庐江的可能。

作为副都督的全琮,在精锐水军的护卫配合下,督两万大军入芍陂,威逼魏太尉满宠的驻军处。以打通芍陂入淮水通道的战略意义,令满宠无法遣兵去救援寿春城。

而前番大放异彩的留赞、诸葛恪与陈表等人,则是在督领骑兵的丁奉策应下,赶去寿春城北面的八公山,意图从后方切断寿春城与淮北的连通,以及看有无潜跃偷城的可能。

至于大都督陆逊,乃自领中军五万,浩浩荡荡北上围困寿春。

其余零零散散的各部,便是驻守合肥新旧二城与濡须坞,以及转运粮秣等事了。

战事尚未开启,便遇上了挫折。

路途最远且最先进发八公山的留赞与诸葛恪等部,便遣信使归来禀报,声称魏国扬州刺史孙礼已然在八公山之上落营驻守了!

魏军居高临下、有营寨可依,且孙礼素有善战果烈之名,故而留赞等部并没有尝试强攻。在魏军占尽先机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攻破的可能,没必要徒增士卒丧损。

对此,陆逊没有苛求他们不力战,而是将他们尽招归来了中军。

因为进入芍陂的全琮亦作书来了!

7017k

!--over--